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今启用 “水滴筹”不应该是“线下销售”公司 爱心企业捐赠善款 慈善基金线上众筹 清除违建,还居民“一米阳光”
第2版:要闻 2019-12-02

清除违建,还居民“一米阳光”

乱哄哄无证商铺变身社区公园,斜土街道“双治联动”见成效

“现在我家里整屋都能晒到太阳了!”对住在江南新村42号的应阿姨来说,往年冬日,家中就这“一米阳光”都仿佛是“奢侈品”;原本只能“碎片化”睡眠的严伯伯也难抑欣喜:“我的一夜好梦成真了。”而协助派出所在门口的“三合一”场所(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里抓住过两名在逃人员的蒋叔叔,也开心地准备“下岗”:“现在我不用在阳台‘放哨’了。”

这一切的变化,是因为日前徐汇区斜土街道对中山南二路438号这一“三合一”场所聚集区域的“定点清除”。10多年了,与之一墙之隔的江南新村居民,终于能再次享有安静、安全的生活环境。

“双治联动”攻坚

中山南二路438号,是一块有名的“硬骨头”。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的成排沿街商铺,由于历史原因成为无证建筑。这是个典型的“三合一”场所,业态大多为铝合金加工、建筑建材销售、助动车修理等。商家随处私拉电线、违规使用液化气瓶、堵塞消防通道……而加工铝合金时产生的噪音,更让楼上的老人难以安眠。小区居民严伯伯说,这些年很少能睡个囫囵觉的。为了方便,商铺还私自开了扇直接通向居民小区的小门,每天百来个外来人员从这里进进出出。有次,警方在盘查过程中,居然在这里发现了两名在逃人员。居民们投诉不断:我们就感觉坐在了“火药桶”上!

近年来,斜土街道对这里的综合整治没有间断过,但终究还是治标未治本。今年,街道把中山南二路438号作为推进“双治联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攻坚目标,建立了街道-居民区-小区三级会商机制,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党员带头包干、逐一攻坚。2018年5月起,街道联合斜土城管中队等开展数次综合整治行动,累计出动近120人次,针对8家商铺无证无照经营、“三合一”等乱象,责令其停业整改。

解决租户诉求

随着综合整治力度和频次的不断“加码”,矛盾的焦点从居民投诉转为租户信访——这些店铺小而复杂,几乎家家有本“历史遗留账”:有的是特定时期安排的特困户经营,有的是以租金赖以为生的残疾困难家庭,还有部分店铺的租金是企业转制后用于30多名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如何让“硬对抗”顺利落地成“软着陆”?工作组一面不断约谈主体单位,一面持续接待、疏导经营人员,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多的一户谈了30多次,工作组用私人关系想办法帮助商家解决生活困难,最终这户商家成为最后一家搬离的。11月7日,全部人员清退搬离。

增设绿化景观

无证建筑是否等同于违法建筑?规划上到底是留、改,还是拆?一次次卡壳,又迎来一次次破题。斜土街道牵头,借力区建管委、规划资源局、房管局、绿化市容局等把脉会诊,最终根据此地为绿化用地而作出了全部拆除的决定。结合江南新村小区自治平台“江南匠心舫”提出的方案,街道和相关部门商议在此增设绿化景观。接下来,街道将借社区规划师的“慧眼”,对这一地块作社区“微更新”:以斜土“城市水岸、亲邻社区”为主题,改建成为社区口袋公园,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并形成对其他居民区的示范效应,带动街道整体区域的品质提升。

记者手记

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讲究“品质”,城市精细化治理也要与时俱进。就跟一场马拉松比赛一样,面对民生问题,需要持久发力。中山南二路438号的攻坚,就是斜土街道在城市治理中节奏感的精准把握。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各种处理方式的灵活运用,更是社区提升组织力、培育行动者共建“城市水岸、亲邻社区”的生动实践。城市精细化治理“马拉松”这场比赛需要定力、耐力。

本报记者 袁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