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致力于打通古今、雅俗、新旧的王珮瑜,将带着自创品牌“京剧清音会”于本月16日再度亮相上海大剧院。今年是“清音会”自2010年创始至今第9个年头。上海这一站也将是王珮瑜2019京剧清音会全国巡演的收官之战。
品味清雅仪式感
清音会的概念来源于清末民初的“清音桌”,是当时一些京剧名家和名票的独特演出方式。与大剧场戏曲演出的区别是:清唱、不扮戏、不着戏服、依现场情况定制戏码。王珮瑜京剧清音会不仅受“清音桌文化”的影响,也有其更个人符号的含义在内,即“清谈+演唱”的小型沙龙式演唱会。演出中,舞台上的一桌一椅、长衫乐队、笔墨茶壶,呈现出清雅的仪式感。伴随着对清音会缘起、老生艺术发展史、京剧声腔板式的讲解,穿插后台老生演员扮戏过程的直播。
潮流时尚玩弹幕
今年清音会的曲目有戏迷期待已久的《搜孤救孤》《捉放曹》《秦琼卖马》等谭余一脉经典唱段,形式上又融入了丰富有趣的新媒体元素。据悉,今年王珮瑜将把直播和弹幕的概念引入,对现场演出进行直播,让前台可以看到摄像机直播演员在后台化妆、扮戏并进行互动,而观众也可以通过弹幕将自己的评价传送到屏幕上,甚至尝试用VR进行京剧全景展示。
事实上,无论是上综艺、任导师或者当“网红”,王珮瑜从未曾忘记初心——那就是用自身所有的影响力来推动和普及京剧艺术。不管何时,你若问“瑜老板”的诉求,她都会坚定不移地告诉你:“我就是试图打破窠臼,传递‘京剧其实很好玩儿’的理念。”王珮瑜相信,京剧和这个时代并不存在所谓的鸿沟,京剧虽然是传统戏曲艺术,却也能让大众、年轻人都可以来感受和体会,“读懂京剧,就会发现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可以很近”。
“流行体质”不曾变
在王珮瑜看来,如今的京剧同样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同样有着流行化特质,“京剧是剧场艺术,让观众回到剧场,剧场里有老有少,其乐融融,这就是我想要的。”
据悉,“老生常谈·王珮瑜京剧清音会”今年的巡演此前已在全国八个城市巡演了九场。这样轻巧又清雅的表演形式,让京剧更为从容地走到寻常观众的眼前,让观众们更直观地感受和了解——京剧悲喜与爱恨的表达,都藏在一颦一蹙,存在于转身低眉、抬眼举步和婉转悠扬的唱念之中,只需要用心聆听、品味,就能贴近和感受这门艺术。
从余三胜到谭鑫培,从余叔岩到孟小冬,从念白到唱腔,从甩发功、髯口功到水袖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王珮瑜用自己的方式讲京剧历史,聊“有声必歌、无动不舞”的京剧表演内涵,让传统的京剧焕发时代生命力,让观众感知到艺术之美,一边传承,一边传播。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