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佳琪)今年与为老服务相关的6个市政府实事项目,已经全部提前且超额完成。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截至本月初,全市新增7202张养老床位,改建1485张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改造83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提前一年完成目标),新建83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8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镇全覆盖),新增217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
上海“老”得很快,是全国最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截至去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3.2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4.4%;80岁及以上户籍高龄老年人口81.67万,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6.2%。庞大的老年群体对社会养老服务产生很大的需求。上海从1998年起就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到今年为止,该项目已延续长达22年。
据了解,今年市政府“为老服务类”实事项目共6项,涵盖养老服务各个领域。具体内容包括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建1000张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改造8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新建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4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
在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基础上,上海还将继续在为老服务领域的重要指标上创新谋划。今年5月,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提出本市养老服务深化发展“增量”“增能”“增效”的目标。到2022年,本市养老服务领域重要的指标数量将有新突破。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在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数量实现翻番,不少于400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总量实现翻番,达到1600家。同时,在结构上更加优化,到2022年,养老机构床位数在确保不低于全市户籍老年人口3%,即17.5万张的基础上,护理型床位数达到总床位的60%。同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数达到80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