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唱山歌嘞(布上丙烯) 香山路上的“邻居” 毛思的彩虹 记吾友春彦 冬夜书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1-12

记吾友春彦

梁洪涛

谢春彦同志和我既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又是山东籍同乡,我们曾在同一屋檐下写字画画,有时还一同出访,常有诗文书画往来,缘结成画友、诗友、乡友。画友

2001年谢春彦和我等画家赴欧洲做文化考察,在卢森堡国家逛街,见街道两边有很多牛的彩色雕塑。谢春彦说,卢森堡街头“满街都是梁”。我的艺名“梁牛”,画斋名“梁牛堂”均为谢春彦叫出来、写文章写出来的。因为我画牛,作画也像耕耘犁田的牛一般,这名字用的多了,也自认了。

谢春彦和我有过一次成功的诗书画合作。那是2002年11月,我在为画院年展绘制大型国画壶口瀑布。谢春彦来访,一见画稿激动地问我,有多少时间未来你画室了,我屈指一算说大概半年吧。他马上出句:“半年不到梁牛堂,忽然满耳黄河响。”随即在宣纸上挥毫,当写到“黄河之水天上不来心中来”,“白发由来战青春,万仞高岭随君上”,我说出佳句了,最后以“天地新开欲再张”收尾。仅燃一支香烟功夫,书就一首长题画诗。最终我把诗稿作为题额裱在画的上部,成为一件完整的诗、书、画合一的作品。参加了画院里的年展,报章杂志发表,收入画集。谢春彦关照,这张画不要卖掉。

诗友

巴黎遇险。2001年8月18日谢春彦、赵豫、我等同船游塞纳河,船至某桥下,突然失控,在河心打转,碰上桥沿,把船桅杆折断,这桅杆朝我和赵豫的头顶飞来,避让不及,幸好被一横杆挡住,才免遭厄运。谢春彦顺手在一个纸杯垫上用诗歌形式记下了这惊险一幕:一船歌舞一船香,风流女接风流郎。碧浪河上小掉尾,惊煞赵豫与牛梁。

梁牛赵豫兄存 春彦于巴黎

我在画院时有专用画室。谢春彦每星期五到画院,他是个大忙人,每次办完要事,总会到我画室坐坐,抽自备外烟,喝绿色茶,爱吹牛、畅谈。每见我画牛作人物山水他会索纸题诗作文,直抒己见。数年间,我已集谢春彦题画诗40余首,汇集成册,名为“春彦论梁牛”。

2011年我退休并从外滩迁入松江新城新居,和春彦见面的机会少了,但通过电话仍能进行诗画交流。有一次,他用电话祝贺我乔迁,电话贺词为:

四海风云可激荡,云间自有鲁仲连。山头何需小儿立,

昂昂梁牛卧上岩。

我即画一卧牛,卧于石上以应之。

乡友

我佩服谢春彦同志,他能文、能书、能讲、能画,多才多艺。他作的学术报告、筹划的艺术研讨会、写的画展序言都能起到呼风唤雨的作用。他的著作可堆成山,他喜欢热闹,早年“春彦三卷”出版签名售书时,场面豪华,售书台前排着长长的蛇阵,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排在售书队伍的第一位,为他站台。

谢春彦缺点是个性强心直口快,和我一样山东人脾气,有时会伤人,有人不喜欢。典型的例子是他在学术长文《论笔墨》中的一节——“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乎”里直言不讳地批评画界某些“大咖”见利忘义,以次充好,败坏传统绘画的恶象。此举在全国南北引起极大波澜,得到知识界、画界、法律界的广泛支持,匡正了风气,大快人心。

谢春彦祖籍地在山东的西部东营,我祖籍在山东的胶东招远。落户上海创业,一路平实走来。谢春彦曾不客气地说:“吾乡齐鲁之邦,吾辈亦未惚惚于海上耳”。

有诗曰:君住鲁之东,我居黄河上。都来此浦江,丹青发辉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