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唱山歌嘞(布上丙烯) 香山路上的“邻居” 毛思的彩虹 记吾友春彦 冬夜书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1-12

毛思的彩虹

要英

非洲,对我来说一直是地理课本上的概念。1995年,当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后,首次走上复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台,我所面对的本科生,就是复旦代表上海领全国之先、在改革开放以来招收的第一届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外籍留学生,二十多人一个班,百分之八十是日本留学生。记得这个班里唯一的俄罗斯学生杰昵斯,后来成为普京访华时贴身的中文翻译。

二十多年后,复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本科生仍以亚洲生源为主,同时也有了欧洲国家热爱中国文化的青年才俊。但今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来自非洲的学生,他的名字叫毛思。毛思算是我院有本科以来唯一的一位淡咖啡色人,笑容和蔼,双眼则炯炯有神。他的祖国是莫桑比克,一个当年郑和船队光临过的国度。

我的任务是给汉语言专业文化方向三年级学生,也就是毛思他们班上高级汉语写作课。留学生当然得有课外汉语辅助读物,记得一次给他们事先阅读的文章就是新民晚报夜光杯刊发的《点缀老上海的老路名》。毛思对文中老上海道路起名的灵感,备感好奇。他知道不少近代中国的知识,如对中英《南京条约》之后上海的开埠故事极有感慨。他告诉我,莫桑比克在非洲的东南部,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历史上也曾是数百年的殖民地;经过艰难的民族独立运动,于1974年9月与葡萄牙签订了《卢萨卡协议》,1975年正式成立政府、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毛思在复旦大学算是个名人,因为他在复旦创办了莫桑比克的“京东”。他是班长,但他使命感更强——就是要为祖国和中国之间起到人文交流桥梁作用。偶尔他也会缺课,并告诉我因为中国的合作伙伴非常友好而经常要出差。不过,他非常勤奋,哪怕是缺课错过写的作文,我尽管表示不必补,他仍然不知从哪里挤出来的时间补写好、交给我。他的身上充满着特有的活力,昂扬着青春的梦想。

毛思用汉语写作的文笔很老到,关注的话题比同龄人更加具有社会性和时代的敏感性。比如他曾经写过先后嫁给两个总统的莫桑比克女人——格拉萨·马谢尔,丰富了我和同学们对他祖国的了解。记得他在自己文章里有这样的话:“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他提交的调查报告,与班里其他同学不同。别的同学会关心纹身、失眠、读书、外卖、网购、租房等话题,而他则注目于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在他的调查报告里可以看出,一方面,他为中非合作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又敏感觉察出非洲企业开始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感到压力。

我当然也对他进行一些必要的国情说明,如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有怎样的消费选择等。上海的进博会,对他帮助极大。去年11月间,毛思就显得特别忙碌呢。他参加进博会,并与参展国的供货商们亲密接触,积极地去了解他们的新产品,预定适合莫桑比克人消费的货源。他收获满满,得到了祖国的肯定。

毛思对我说,进博会如此广阔的世界商业交流平台更是让他信心十足。他的事迹因此还受到了我国团中央的重视,并邀请他到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各国青年创业故事交流大会。

毛思不惧风雨但更喜欢彩虹,我则希望他能看到更多的彩虹!

十日谈

人生第一次

责编:龚建星 殷健灵

如何做一名“建筑阅读”的志愿者,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