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征文启事 松鹤图(中国画)万伯翱 不吃苦哪有甜 合肥丸子及其他 篱笆传 去看妈妈
第13版:夜光杯 2020-01-31

不吃苦哪有甜

王文献

好友和16岁读中学的儿子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战,两败俱伤。她向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求助,我答应她和小伙子谈一谈。

小伙子不是坏孩子,忍耐着听完我说的每一句话,很懂礼貌。但可惜的是,谈话效果不佳,过后他依然故我拖欠老师功课。这个问题不解决,他和他妈妈之间的战火就会继续蔓延……

小伙子不笨,为什么不做老师的功课呢?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他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会做!

原来,从小开始,他妈妈就对他实行“快乐教育”,她认为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就学,不高兴就不学,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小伙子小学的时候因

为聪明也因为功课简单,基本能应付,还考上了不错的中学,但到了中学没有下苦功夫认真读书,渐渐就应付不来了,最后连功课都不会做。

朋友自己是通过苦读才考上大学,走出小山村、走出国门的,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怕他和自己一样吃苦。然而,读书哪有不苦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一定非要做人上人,但不吃点儿苦,恐怕孩子连中学都无法毕业。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朋友不再对儿子放任不管,而是监督他回过头去,从中一的课程慢慢补起,孩子的学业成绩终于有了起色。

她也希望我把这件事写出来,让其他家长引以为戒。

“快乐教育”这个理念最早由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在他的培养下,他的侄子小斯宾塞14岁就被剑桥大学录取,是精英中的精英。可惜他的“快乐教育”理念被很多家长误解,以为让孩子高兴才是快乐教育,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以至于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错失了很多督促孩子读书、更正孩子错误的机会,待大错铸成,悔之晚矣。

这世间,哪怕是一丁点的成就,都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必须要让孩子尝到“苦”的滋味,才能得到“甜”,也才会珍惜“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