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副武装的摄影师
安静也是一种守护
从疫情暴发至今,上海的纪录片人将镜头静静地对准无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记录下他们在防控“新冠肺炎”这场战役中所起到的作用,灿烂星空,他们都是真心英雄,凝聚成一幅中华民族面对疫情不屈不挠的群像。昨晚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的系列微纪录片《城市的温度》记录了除夕在春秋航空9C8961航班上发生的动人一幕。
城市的温度
纪录片《城市的温度》的导演詹佳骏和摄制组原本想在飞机上拍一部与春节有关的纪录片,“2019年,上海面向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贫困地区招聘培养了35名少数民族乘务员。车仙和木国权,就是这批乘务员中的两位。”詹佳骏说,“我们最初的设想,是通过镜头记录两位回不了家的乘务员,是如何将上海与云南的旅客安全送回家中。”然而到了现场摄制组却改变了计划。由于疫情的影响,飞机上包括乘务员在内的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为了消除乘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惧心理,航空公司特意准备了各种节目,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联欢会,在空中举行。飞机上,还发现了一位逆行回云南昆明“战疫情”的医务工作者。这些,都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上海SMG纪录片中心一共有8个工作室正在全方位地记录这座城市的努力与付出——将镜头对准了奋战在上海主要高速道口、交通枢纽等一线工作岗位上的普通人;跟拍社区一线防疫人员,用镜头记录下口罩、消毒水等重点医疗物资“从分配额度、运输配送、门店分装到市民购买”的各个环节;还有的来到上海赴鄂医疗队护士的家中,采访其卧病在床的家人,挖掘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感人故事……
为了避免疫情扩散,上海市民自觉居家多日,这份安静的守护,在全民齐心抗击疫情的当下,同样构成了一种宏大的背景声。平凡的人们总是给我们最多感动,上海有了他们才有了温度。
速度与深度
事实上,在《城市的温度》推出之前,SMG纪录片中心已经推出了一部短片《安静,也是一种守护》,1分30秒的时间里,车辆少了、行人少了、聚会也少了,奔赴一线的“逆行者”却越来越多。夜幕降临,戴口罩的夜归人行色匆匆,送外卖的小哥还未休息,警察挺立的背影渐渐融入夜色,但总有一盏归家的灯,为他们亮到深夜……这些饱含温情的画面,被悉数记录了下来,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平凡人的防疫心路,也看到了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力。
这部短片上线时,正值上海迎来返城高峰,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少出门,少聚集”,片中倡导的“做好自己,就是守住一切”“我爱上海”的理念获得了广泛认同。“一般来说,纪录片的制作周期比较长,战疫期间,我们调整了编辑方式,现在,我们先做出短视频,通过各种渠道,让观众第一时间看到。”据SMG纪录片中心负责人李逸介绍,他们还与一些网络合作,获得授权使用用户上传的一些画面素材,让动人的故事更多更暖。
除了速度快之外,SMG纪录片中心也在赶制一批有思考有深度的系列纪录片,例如编导们正在收集素材,赶制一部中国与疫情斗争的历史纪录片。据悉,3月《人间世》特别节目也将上线,范士广作为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2》总导演之一,和编导金翔一起在瑞金医院和虹桥机场拍摄了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培训、出征全过程,他记下了临出发前一个女子抹着眼泪对医生男友说:“你一定要好好的。”他也记下了一对夫妻在告别前红了眼眶、紧紧相拥。一位母亲医生俯下身子,对孩子关切叮嘱:“妈妈出差的日子里,你要听爸爸的话,寒假作业记得做完。”
疫情面前,面对手机里的信息轰炸,似乎没什么能轻易打动人,除了真实。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