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
没有预约不接待  只管理发不聊天 302家店承诺4个“100%” 多语种翻译让防疫“一看就懂”
第6版:要闻 2020-02-27

多语种翻译让防疫“一看就懂”

既有硬核防控又有暖心服务,外籍人士在上海生活安心有序

小区为返沪外籍居民提供行李箱消毒服务

韩籍志愿者朴昌柱(右一)架沟通桥梁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到了许多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目前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有20多万人,常住外籍人士基数大、涉外企业数量多、境内外往来频繁,种种因素给上海防控疫情增加了难度。如何在做好外籍人士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同时,将“上海的温情”传递给外国友人,成了一道亟待破解的考题。

四语宣传不松懈

地处闵行、徐汇与长宁交界的虹桥镇,面积不大,却有约3万名境外人士登记在册。近期,海外疫情快速发展,上海部分小区其实早已“未雨绸缪”。“像名都城、锦绣江南、井亭苑、万源新城等小区,在疫情初期就将入沪信息登记表翻译成英语、日语、韩语版。”虹桥镇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镇里要求外籍人士做“一人一表”登记时,大部分人都相当配合。

虹桥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近500条中英韩日四语横幅正逐步投放到镇内各个小区,清晰明了地宣传健康防护知识,同时再次强调回沪人员需做好信息登记。此外,张贴在小区入口处的大幅宣传海报、慰问信、健康贴士小折页等均为中英韩日四语版本,积极引导外籍人士配合防疫工作。

今起,居委会干部、卫生院工作人员还将与翻译志愿者一起,对已经登记过信息的外籍人士一一上门再次核对信息。若外籍人士未居家隔离满14天,会请他签署承诺书。这份承诺书由闵行区请专人作多语种翻译,今天将正式投入使用。

针对虹泉路、紫藤路、老外街等近年来夜市经济比较兴旺的区域,虹桥镇加大了夜间巡查力度。“现在我们规定餐厅不能提供堂食,公安、城管中队、市场监督管理所等部门联合执法,如果碰到外籍人士要在餐厅内吃饭,会劝解他外带回家,减少人群聚集。”

排摸照拂不停歇

“最近,我们也接到不少居民打来的电话,想了解居委会对外籍人士进出小区有什么管理措施,或是遇到外籍人士不戴口罩等情况,在语言沟通有障碍的情况下,该怎么提醒他们……”近期下沉到虹桥镇锦绣江南小区的党员突击队队员说。

锦绣江南小区宛如一个小小联合国,在这里生活着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近3000名外国友人,约占小区居民总数的四成。“我们提供了多种语言的返沪人员信息登记表。”居委会书记陈晴花说,在上门走访摸排时,如果遇到语言沟通障碍,居委会干部会拿出翻译好的资料供对方阅读,“资料上写明需要外籍居民做些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如何居家隔离、如何自我健康管理、如何登录健康云等。志愿者还制作了外语版如何登录健康云的电子笔记,每一个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我们把笔记发在微信群,让外籍居民都能了解这些信息。”

疫情需要精准防控,后勤保障也必须跟上。“有十几户外籍居民回到小区后,主动居家隔离,对此我们相当鼓励。”陈晴花表示,这些居民的快递、外卖接收和生活垃圾清运,都是居委会与物业必须保障好的。

上海高效贴心的防疫措施,也让不少外籍人士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前几天,有一名英国籍居民打电话给居委会,表示自己发烧了,很担心。居委会马上派人陪他去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只是感冒。在我们的建议下,他也主动居家隔离。后来这名英国人还写了一封信,感谢居委会提供的各种帮助和服务。”

志愿服务不含糊

“请稍等,可以给你们的行李消毒吗?”保安询问拖着行李准备进入锦绣江南小区的4名外籍人士。看他们似乎没有听懂,一旁的韩籍志愿者朴昌柱迎了上去,这4人恰巧是刚从首尔回沪的韩国人。居委会干部递上一份宣传折页,其中一名韩国人表示,这些信息已从微信群里了解了,会认真遵守执行。

他们所说的微信群便是朴昌柱组建的锦绣江南社区及风度国际社区韩国友人防疫工作宣传群,目前一群已满500人,二群也有221人。一批批志愿者用语言搭建起社区与外籍居民沟通的桥梁。“居委会有什么事情就告诉我,我在群里用韩语发布政策和通知。”朴昌柱说,隔壁小区觉得建立外籍人士防疫工作宣传微信群的点子特别好,也跃跃欲试。

本报记者 黄佳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