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豪
著名演员梁波罗的“戏运”真是了得。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刚从“上戏”毕业不到一年,就主演电影《51号兵站》。嗣后,又担纲《蓝色档案》《小城春秋》,为“地下工作者三部曲”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从此,“梁兄”(观众对他的昵称)与英雄人物结下不解之缘。他在观众们心目中已经定型,而且也一度是自我定位。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长春电影厂准备拍摄影片《东厂喋血》。一天,“梁兄”的老搭档向梅对他说,长影属意于邀请梁波罗饰演东厂提督大太监魏忠贤。开始,他不想接这个反面角色。但出于礼数,答应和该片的副导演武豫梅(向梅之姐)“聊聊”。武导一开言就直捣“梁兄”的软肋——她说,在全国优秀演员中,能够演正面角色的可以抓一大把,而能演魏忠贤的却很难找。你演了那么多的戏,都是在正面人物里面兜兜转转,几乎没有饰演过这类反面角色。这是你拓宽戏路、挑战自我的一次机会,何不趁机改变一下自己?一席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梁兄”身上的多巴胺迅速燃烧起来。经过苦心琢磨,影片中“梁兄”的表演从容潇洒,丝丝入扣,游刃有余,可圈可点。我以为,银幕和舞台上扮演过魏忠贤的演员不少,而刻画得如此深刻的,恐怕非“梁兄”莫属。这不仅是“梁兄”演技上的一次突破,也是他塑造的人物谱中的翘楚之作。
其实,在老一辈演员中,这种“集英雄奸佞于一身”的现象屡见不鲜。
王心刚饰演的英俊潇洒、神采飞扬的解放军军官令人心仪,而他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演那一撇小胡子的姚苇竟也令人不齿;赵联既在《自有后来人》中演过李玉和之类英雄汉,也在《青春之歌》中演过戴瑜之流软骨头;李亚林把《虎穴追踪》、《前哨》中的侦察员演得栩栩如生,在《柳暗花明》中则把吴纯正刻画得叫人痛恨不已;《回民支队》中的好汉马本斋是里坡的得意杰作,但《林海雪原》中的土匪傻大个同样是里坡的拿手好戏……
众所周知,吃菜,食谱要广,否则难免营养不良;同样,演戏,也不要偏食,否则演技不会精湛。一个大作家往往有几副笔墨,一个好演员应该塑造反差极大的人物。听千曲然后通音律,演百人然后知艺事,举凡大艺术家们都莫不如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生演了百来个角色,无论贤愚不肖,地主、奴才、流浪汉,芸芸众生都在他的艺术创造之列,终于形成了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之一的斯氏体系。梅兰芳,一生专攻旦角,是戏曲界闻名的“戏包袱”,现代女杰、古代淑娥、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乃至义妓、女神都归入他的“艺术食谱”之中。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举行义演赈灾,“旦角大王”梅兰芳居然演了武生的看家戏——《四杰村》中扮演黄天霸。据说,身手不凡,满堂彩声,不绝于耳。
可是,现在有些初露头角的青年演员似乎不太重视扩大演员的“食谱”。某个青年演员由于演某个角色获得成功,接踵而来马上有一连串影视剧要他(她)演同样类型的角色,所不同的只是换了个角色名字而已。于是,演来演去都是清水寡味的“一锅汤”,久而久之,这位青年演员成了某种类型的化身,即使原来对这位青年演员极有好感的观众也开始厌倦了。一株新花成了明日黄花,热闹过一阵子,终于被冷落了。
鲁迅先生说得好:“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一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