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护生、护心、护世界
第21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0-03-18

护生、护心、护世界

当下重读丰子恺与《护生画集》

雀巢可俯而窥

亲与子

人散后

丰子恺画弘一法师像

平等

正在创作中的丰子恺

◆王琪森

春分将近,柳枝凝翠,玉兰绽放,菜花金黄,樱花红艳。游目骋怀于自然景观,颇多感慨。如何护生护心?正是时下抗疫期间大家关注的热点。由此想起我国著名书画家、作家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护生画集》,在当下更凸显其现实意义。

丰先生创作《护生画集》的宗旨是:“护生者,护心也。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为此,他以绘画诗文为载体,以人道主义为主题,重点弘扬了护生护心、关爱生灵、关注生态的理念,这与我们当下的价值观是相契合的,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呵护与人文的温暖。

师生承诺生命完成

《护生画集》是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全集共有六册,全部由丰子恺担纲作画。第一、二集的诗文由弘一法师所撰,第三集由叶恭绰所撰,第四、六集由朱幼兰所撰,第五集由虞愚书所撰,创作时间达四十六年。名家荟萃而精湛精到,图文并茂而义理互发,通俗易懂而哲理内蕴,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丰子恺是唱着这首歌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一代艺术大师李叔同的学生的。1918年,李叔同在景色清幽旖丽的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作为临别赠物,李叔同把自己创作的一卷诗词郑重地交给了他心爱的门生丰子恺。其一阙《金缕曲》中有此刻骨铭心的句子:“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

1928年那个“碧云天,黄叶地”的深秋时节,弘一法师行脚到上海,时值乱世,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师生俩心系众生,共同酝酿萌发了创作《护生画集》的构想,由丰子恺作画,弘一法师题写诗文。1929年,正值弘一法师50寿辰,丰子恺即寄去了精心创作的50幅《护生画集》。后《护生画集》由开明书店出版,社会反响强烈,成为艰难时世中的一抹温馨的人道亮色。

丰子恺在创作《护生画集》第二集时,正逢抗日战争中最艰苦的岁月,在漫天烽火、逃难漂泊中,先是流亡遵义的“星汉楼”,后是寄居重庆的“沙坪小屋”,他坚持完成了60幅画作,于1939年寄到了弘一法师所在的泉州,其时正是老师的60岁生日。这滚滚红尘中的护生心愿,这茫茫人世间的护众善缘,是广发宏愿的沧桑菩提。睿智而慈善的弘一法师随即给弟子致信:“朽人70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70幅;80岁时,作第四集,共80幅;90岁时,作第五集,共90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集功德于此圆满。”面对老师的殷切嘱托,丰子恺即庄重回信:“世寿所许,定当遵嘱。”这可是一诺千金呵。1942年10月,弘一法师在泉州温陵养老院写下绝笔:“悲欣交集”后安然圆寂。而丰子恺在此后三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践行对老师的承诺。

1949年在弘一法师七十冥寿前,丰子恺专心致志地闭门作画三月,完成了70幅画作,并于次年出版《护生画集》第三集。1960年,已出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丰子恺悄悄地完成了《护生画集》第四集80幅。丰子恺意识到自己亦年迈,遂加紧创作,于1965年提前完成了《护生画集》第五集。在第二年的“文革”浩劫中,丰子恺在备受打击迫害的逆境下,是以完成老师的嘱托为信念支撑着他活下去。在夜深人静时,他依然偷偷地画着。世事无常,但对老师的承诺是不可逆转的。1973年,当“日月楼”中的丰子恺在第100张画作上完成最后一笔后,已年迈多病的他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两年后,丰子恺亦去天国与老师相会了。丰子恺以自己生命信守的承诺、熔铸的《护生画集》六集,是一位仁者、智者、学者留在世间的永恒的精神丰碑。

丰氏漫画以一当十

《护生画集》作为丰子恺漫画的代表作,典型地反映了“丰氏”漫画的总体风格是简易朴实而幽默生动,童趣盎然而老少皆宜,情理并茂而意境内蕴,可以启智明理、慧人于善、寓教于乐,从而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同构双层桥梁。红学家俞平伯曾以诗意的语言赞其为:“一片片的落英,却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丰子恺的绘画发轫于李叔同,系入室弟子。1914年16岁的丰子恺从浙江崇德来到西子湖畔,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就读,师从李叔同学绘画和音乐。1919年毕业后即投身于当时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组织发起了“中华美育会”,创办了《美育》杂志。1921年东渡日本游学考察,学习绘画、音乐与外语。有一次偶然在东京的一个旧书摊上邂逅了日本著名漫画家竹久梦二的画集,对其风格颇为喜欢,从中得到了艺术启发。竹久梦二的绘画笔触简练,以意为主,极有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造型构图,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以点概面,有种内在的调侃与幽默。如在画人物时都不画眼睛,甚至不画耳朵、鼻子、眼睛。同时,他又注意到了与竹久梦二同龄的工笔漫画家蕗谷虹儿的创作,更注重绘画与诗意的双重呈现与互相抒发。于是,他就开始尝试涉足了漫画。

1922年从日本回国后,应夏丏尊之邀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教绘画与音乐,正式开始在居所“小杨柳屋”创作漫画。1924年7月,丰子恺在好友朱自清、俞平伯合办的刊物《我们的七月》上,发表了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以“说不出的美感”“诗意的仙境”“新鲜的趣味”,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特别是《文学周报》的主编郑振铎,相当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种特别清新生动而颇有审美内涵的艺术新样式。从1925年5月开始,《文学周报》刊登了丰子恺的画作,并挂了一个栏目牌子“子恺漫画”。在这之前,中国还没有漫画这一概念与名称。1926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子恺漫画》。由此,标志着丰子恺成为中国漫画出版第一人。而1929年出版的《护生画集》,则奠定了丰子恺作为中国漫画之父的地位。

丰子恺在谈到自己漫画创作的理念时,曾说:“如果意已经到了,笔再到,笔就没有意义了。”也就是说,崇意尚简、以意传神是丰氏漫画风格的特征,他以通俗简约、趣味自然为表现形态,以意味隽永、画意诗情为审美追求,以关爱平民、护佑众生为终极目标。综观丰子恺笔下的《护生画集》,其善于营造场景,工于设计细节,重于传导义理,在借鉴外来漫画技巧的基础上,他运用中国古典人物画那种流畅飘逸的线条、传神洗练的造型、应物象形的构图、典雅雍容的敷色等,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气派的“丰家样漫画”。即以博大慈爱之心,作济世护生之画,启社会民众之智。

护生护心启迪后世

1939年寒风萧瑟的初冬,国学大师马一浮正和丰子恺一起流亡在大西南,面对山河破碎、战祸蔓延的险境,白发苍苍的马老是痛不欲生,丰子恺便将随身带着的《护生画集》第二集赠送给了友人。入夜,在一灯如豆下,马老一页页看着,全篇画面优美静谧,没有刀枪杀戮,一幅幅绘画在那么坚定、坦然地述说着深藏在自然的美丽,和凝聚在人间的真善。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是无法夺走一个不屈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无法摧毁一个文明古国的护生长城。第二天一早,马老握着丰子恺的手,动情地说:“务望尽力发挥非战文字,为世界人道留一线生机,必愈加亲切,易感动人!”

丰子恺在1960年创作《护生画集》第四集时,常常梦见成百上千的动物禽兽前来向他叩拜谢恩,以表达欢喜鼓舞和高兴感激。于是在该年的10月17日,丰子恺在给广洽法师的信中写道:“弟迩来常夜梦,无数禽兽前来伸谢,亦玄妙也。”1965年丰子恺在创作《护生画集》第五集时,又重复了此梦境。于是,他再次给广洽法师的信中云:“所述梦境,实非偶然,精诚感动万方故也。弟昔年作护生画时,亦常梦见千禽百兽欢喜鼓舞,有时梦中景象助威画幅,其理微妙难言。”是呵,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由于不少动物禽兽遭受杀戮,变成了舌尖上的食物,从而打破了人类与动物间的生态平衡。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是这种生态被打破后,人类所遭受的严酷报复。

《护生画集》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构成是弘法扬善、敬天爱人、除暴戒杀、倡导生态、宣传环保。诚如弘一法师当年所言是“以艺术作方便,以人道主义为宗取。”也即是《金刚经》中的“菩护念”。如《亲与子》一幅,画面是一位长者正带着其小女去饭店,弘一法师的配诗是:“今日尔吃他,将来他吃尔。循环作主人,同是亲与子。”在《雀巢可俯而窥》画中,是两位可爱的儿童正友善地看着窗外的雀巢,配诗谓:“人不害物,物不惊扰。犹如明月,众星围绕。”又如在《平等》画中,是主人与狗亲切的对视,配诗云:“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由此可见,护生即是护人生、护生态、护生命、护生存、护生灵、护生活,最终是护我们人类自身。真想深深地俯首向你致敬呵,丰先生!您的护生之声,至今还是那么的振聋发聩、惊醒世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