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剑烽)40个小时,44名“90后”加上1位65岁的老师共45名新冠肺炎防控流调追踪志愿者招募完毕,经专业培训后,今天正式上岗,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协助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排摸、信息核实和医学观察等志愿服务。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后期大量密切接触者管理等工作任务,市疾控中心增加流调人员力量,从其他任务条线的疾控工作人员中抽调24人参与密切接触者追踪工作。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压力不断加大,“追踪办”的人数不断扩增,目前已达40余人。他们分为三组轮班,每班从早上8时30分工作到后半夜,至今已持续了60多个日日夜夜,共追踪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2.4万余人。
为强化追踪办的工作力量,缓解一线人员工作压力,3月27日23时,市疾控中心发出招募志愿者邀请。上海健康医学院校党委对此次选培抗“疫”志愿者非常重视,组织7个学院毕业班学生参与。到29日15时,45人成为市疾控中心流调追踪的首批志愿者,其中44人是学生,由健康医学院老师傅向东带队。傅老师已经65岁了,有19年志愿者经验。
今天上午,新冠肺炎防控流调追踪志愿服务首批志愿者培训会举行。在带教的“追踪办”老师刘览示范指导下,志愿者、大二学生金菁开始第一次流调工作——
小金依次抛出一个个问题:“您好,请问您是某某吗?我们这边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想找您了解一些情况。请问你现在住在哪里?”“我们收到外省市协查函,您是××航班一位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请问您现在身体状况如何?”“同行的还有其他人吗?”王女士均详细回答,但最后向小金打听确诊者具体座位号。虽然材料上有注明,但小金吃不准能否回答,赶紧向一旁的刘老师求助,刘老师介绍:“因为相关保密措施,我们不能提供确诊病例的具体座位号。”有了第一次经验,小金逐渐有了底,“我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
截至3月30日12时,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9443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上岗志愿者304398人,累计服务18203753小时,人均服务59.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