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
上海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的那天,我正驱车前往医院去上班的路上。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立刻意识到,此时,虽然正值春节,我们已经投入了这场战斗。
紧接着数日,我们就接到了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通知,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春节后延迟一个月返回上海,一定居家查阅资料。再返回,需征得导师书面同意签字,以最大程度避免流动带来的传染病蔓延。
晚上,一个女学生怯生生地电话给我:“老师,学校要求我们在家隔离,我昨天、大年初一就已经回来了。”我大惊,“你为啥这么早回来?”电话那头:“老师,春节大家都回家了,上班的人不多,我来顶几个班。我查了,现在乘飞机的人不多,回家的飞机票超级便宜。学校要求我们居家,我可以再返回家的。”我说:“再贵飞机票也得买,该回去还是要回去,你不要考虑费用,我可以资助。”
她接着问我:“老师,我想办法搞了一包防护口罩,里面有好几个呢,还没有拆开过,老师您天天接触病人,我给您吧。”我眼睛一热,这孩子,“那你再天天上下班用什么?”她说:“我没事,没事的。”
是的,疫情最早开始,连最普通最便宜的口罩在各处都非常难求。即使在医院,口罩也都成了珍贵的战略物资。为了保证手术、保证重要岗位上的工作,口罩都是按照部门、按照工作量每一天发放并签字使用。
普通的老百姓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用旧的内衣剪裁自己制作口罩,类似的视频网络上比比皆是。世界各地都有支持国内,包括华人侨胞选购各种抗疫物资包括口罩支援祖国。在巴西飞机场,华人筹集到2万只口罩,在飞机场举着牌子等候4小时,寻回国的领队或者个人,恳请把口罩带回,人们转发着这段视频,远方的华人对于祖国的爱感动着无数人。随着国家复工复产等各项举措,已明显缓解了口罩紧缺的压力。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医院一些可以择期治疗的病房都关闭了。除了安全进出通道之外,许多大门都牢牢封住了,常常,我驱车往返于市区和医院之间,偌大的上海平素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车流异常的稀少,此情此景,触动着心灵,我鼓励着自己内心最坚强的一面。
其间,许多医护人员都逆行武汉支援前线,可这里的工作一点不能松懈,上海必须严防死守,人员更加紧张了。我的那个女学生迄今没有再返回家,她一直都默默地战斗在临床一线,做她力所能及的许多工作。
好几次,我看到她忙碌的背影,有几次遇到,我们只是眼神交流。她像一抹阳光,默默静然,没有喧嚣,却给了我们些许温暖和力量。她让我们看到有责任肯担当的年轻一代。她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真诚善良和勇敢并不存在于繁华喧嚣的时代,而在于危难时刻甘愿舍生取义的人。
大灾大难面前,尽显出每一个人的本性和良知。我们每一天都能看到无数震撼心灵的英雄逆行抗疫。而有更多平凡的人默默奉献,并不为人所知晓。
我并不能给她冠以英雄的称号,只想说一句:孩子,辛苦你了,我以你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