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过劳嗓子累 休息是关键 心理“按摩”抚平疫情“余震” 判断肺结节良恶,应该相信谁 加固呼吸道防线,我们要这样做
第23版:康健园 2020-04-13

心理“按摩”抚平疫情“余震”

1月31日至2月10日期间,一项对全国超过5万名普通民众进行创伤性心理损伤状况的大规模调查显示,约有35%的受访者遭受心理困扰,有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其中29.29%的受访者属于轻度至中度困扰,而5.14%的受访者遇到严重的心理困扰。现在,国内已脱离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生活逐步恢复正轨,绝大部分人的身心应激反应渐渐平复。

然而,我们看到疫情的心理“余震”慢慢发酵显现。近期心理科门诊患者中,疫情相关的心理问题并不少见。

■过度担忧紧张 “一想到可能感染我就胸闷心慌,口干头晕,浑身发抖,觉得自己快死了一样。”过度担忧自己和家人感染,精神高度紧张,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会导致一系列身体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惊恐发作。

■过度清洁消毒 “每天洗手几十次,洗澡用50度的水,冲洗1个小时,全身都烫红了,还是觉得没洗好。”在对感染病毒的恐惧之下,出现过度清洁和消毒,回避外出,甚至生病了都不肯去医院,明知道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无法自控。

■疑病反复就诊“我觉得自己咳嗽低烧肯定得病了,反复去看发热门诊,医生给做了好多检查却说没问题。”坚信自己患病,反复就诊仍不能打消担忧。

■睡眠节律紊乱 “疫情期间,每天凌晨三四点才睡觉,中午十二点才醒。现在上班了,生物钟调不过来怎么办?”疫情打乱了生活节奏,同样被扰乱的还有睡眠,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了,白天昏沉疲倦,呵欠连天,工作差错频繁。

■兴趣减少动力缺乏 “宅家久了,不想出门,干啥都没劲,啥也不想干。”身心停滞久了会“生锈”,丧失活力,甚至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思维迟缓等抑郁表现。

如果自己和家人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积极关注和调整了。通常自我调节策略包括:保证规律的作息,每天适当有氧运动,多晒晒太阳,与家人朋友多聊聊,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尽快走出心理“余震”的影响。当然,如果发现自我很难调节,情绪症状有加重的趋势,请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刘文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