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盐城  百个新基建建设项目出炉 无锡  启动“百企千才高校行”云对接 湖州  东部两条高速获批立项 首批二十项“浙江文化印记”公布 宜兴融入长三角聚力“一体化” 东台  西瓜之乡  瓜儿熟了 “清廉小脑”智慧监管小微权力 创新“两山”实践提升生态价值
第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2020-05-19
安吉试点“两山银行”把好生态转化为好产品

创新“两山”实践提升生态价值

2020年3月30日,时隔1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并叮嘱当地干部群众,“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遵循总书记的嘱托,安吉县积极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两山银行”是啥?它本质上是一个交易平台,不过交易的不是物品,而是生态资源。生态资源变现并非新事,但从全县全域层面,将零散的、散落在各地的生态资源整合转化,尚属首次,这也是安吉高质量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一次新实践。在当地,生态资源既像货币,也像商品,可储蓄,也可交易。

生态资源可储蓄交易

“安吉以前的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多为低散乱,零敲碎打。而碎片化资源整合后,一座山、一个村庄的资源,都有可能是交易对象。”安吉县发改局副局长周建忠表示,安吉正是借鉴了商业银行集中式输出、分散化输入的模式,将分散的生态资源进行集中转化。

那么,为什么要成立交易生态资源的“两山银行”?原来,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一直以来安吉通过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但这种转化多为民间单个乡村、园林,甚至是农房等有生态价值的“低小散”资源。“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两山’转化通道,势必要全县上下‘一盘棋’,才能发挥出集聚效应和整体优势。”周建忠说。

根据安吉“两山银行”试点方案,“两山银行”试点要通过搭建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资源运营服务体系,形成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协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构建以生态产品价值保值增值为目标的监管体系,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摸清资源“家底”

“两山银行”要进行生态资源的交易,梳理评估生态资源的资产价值是基础,前提就是摸清生态“家底”。从2018年开始,安吉县利用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数字化手段开展资源调查,合理评估生态资源价值。

这份“家底”清单,不仅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适合集中经营的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农房、古村、古镇、老街等资源全部在内。

商品有了,还要引入合适的社会资本和运营管理方。周建忠表示,安吉县城投集团就是“两山银行”交易平台的“操盘手”,他们通过对区域资源资产进行摸底、确权、评估后,按照“招大商、招好商”的思路待价而沽,提高准入门槛,避免了散、小、乱等低端项目的重复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精品民宿等新业态,实现资源变现。

“两山银行”逐步铺开

眼下,在安吉,“两山银行”已逐步铺开。上墅乡作为乡镇级“两山银行”试点之一,早早就迈出了探索实践的脚步。“我们乡有10万亩山林,目前已经收储1万亩左右。”上墅乡乡长康锡刚说,“两山银行”就是一个生态资源转化的银行,实现的是“零存整取”的作用。“把好生态变出好产品,通过整合提升后推向市场,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益。”

接下来,和上墅乡一样,加入推行应用“两山银行”行列的乡镇、街道会越来越多,“两山银行”也会随之逐步完善深化。根据目标定位,到2022年,安吉将力争实现县级“两山银行”平台以及配套的服务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基本成熟,形成全县生态资源高水平保护、高质量经营的格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的模式。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胡馨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