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兼职记者 践行“一国两制”未来更美好 推广公筷公勺先要正解“分餐制” “登顶精神”照耀中国两会季
第4版:全国两会/要闻 2020-05-28

推广公筷公勺先要正解“分餐制”

毛丽君

“分餐制,是不是不能吃火锅了?”

“小火锅。”

“那会不会大火锅就吃不了了?”

“用公筷公勺啊!”

简单的对话,解开我对“分餐制”所有的疑惑,相信这也是很多对“分餐制”有误解的人需要理清的逻辑关系。

说到“分餐制”,很多人自然会代入西方“一人一份餐”“自己吃自己的”甚至“分桌而食”的刻板印象。实则不然,4月29日,上海市发布了《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服务规范》,对“分餐”的定义是——“服务人员使用公用餐具分派菜点、就餐者使用公用餐具夹取菜点,就餐者使用个人餐具食用的就餐方式”;对于“分餐制”的定义是——“餐饮服务单位为两人以上聚餐的就餐者提供分餐服务的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两个人以上一起到饭店吃饭,饭店要提供公筷公勺,让吃饭的人可以实现“分餐”的目的,而吃饭的人也要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当然,如果通过自助餐、一人一份餐等形式实现“分餐”,同样也可以。说到底,上海乃至全国大力推广、得到九成以上市民支持的公筷公勺,正是分餐制最主要的实现途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警醒与反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习俗礼仪,“合餐制”在表达人们亲密温馨氛围的同时,也为疾病传播埋下隐患。公共卫生专家明确指出,合餐时的“筷来箸往”会造成交叉污染,筷勺上粘附唾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会借此扩散,成为疾病重要传播途径。

推行使用公筷公勺是倡导文明健康就餐行为、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上海建设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重要一步,也是上海建设文明之城的必要环节,看似日常饮食习惯的“小事”,实则意义重大。

在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上,上海是认真的:

2019年7月30日,市文明办会同相关部门,在“冲刺100天,保障进博会”窗口服务保障工作动员会上,共同启动了“文明餐厅”创建活动,其中把“公筷公勺”使用作为“文明餐厅”必要条件。

2020年2月,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向全体市民倡议:聚餐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每一道菜加公筷或公勺。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和家人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较大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3月,上海120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在全市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修订《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中餐饮单位提供公筷、公匙的规定,把原规定餐饮单位应“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公筷、公匙等公用餐具”,改为餐饮单位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公筷、公匙等公用餐具”。

4月,上海发布《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在全市酒店行业加快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即将出台包含倡导“公筷公勺分餐食”的市民公约等。

5月,全国两会现场,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秘书长陈靖等36位代表联名呼吁,在全国加大力度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健康生活新时尚。在这份上海代表团内联名人数最多的建议中,提出从国家层面制定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指导标准,并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核。

“推广使用公筷公勺,需要改变传承几千年的用餐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正如陈靖代表所言,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既要选择时机,更要讲究策略、注重方法,做到合情、合理、有效。

新冠疫情敲响的警钟时刻警醒着我们,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而如今,推广使用公筷公勺,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在行动,越来越多的人在响应……至于你我,是时候消除对“分餐制”的误解,拿起公筷公勺,守护自己和他人舌尖上的健康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