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肿瘤免疫治疗
适用于晚期膀胱癌患者
如果发现肉眼无痛血尿,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注意筛查膀胱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郭剑明教授介绍,尿路上皮癌是指从肾脏出口到尿道的上皮结构发生肿瘤,约90%-95%来源于膀胱,最常见的是膀胱癌。患者初次确诊时,约10%-15%已经发生了转移,且易复发。尿路上皮癌病因不明,发病与环境污染、吸烟是有一定关系的。要想降低肿瘤风险因素,必须做到戒烟(包括戒除二手烟),多喝水,不憋尿。
转移性膀胱癌主要的一线基础方案依然是化疗。近30年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与可选药物非常有限,且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五年生存率仅为5%。肿瘤免疫治疗现已成为尿路上皮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与化疗联合运用,并被写入各大临床指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已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患者要加强随访与检测,防范免疫治疗引起的过度免疫反应等副作用。章苒
2
加强医患交流有助于缓解IBD
近年来,IBD发病率增加显著,预计2025年中国患者将达到150万人,且发病人群偏年轻化。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清、根治困难、反复发作的消化系统慢性病,且伴有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两种病症: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IBD反复发作、频繁如厕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病耻感,除了疾病负担以外,患者还要承受社会功能障碍以及焦虑、抑郁的困扰。在此情况下,患者更需谋求医疗帮助,定期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更新药物信息,及时获得个体化治疗方案。白细胞介素在治疗IBD疾病的过程中,药物起效和缓解病情方面的优势逐步被认知,将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