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编辑/华心怡视觉设计/戚黎明
□孙佳音
说起夜市,你会想起来什么?是小龙虾配上啤酒,是电子音乐搭着舞蹈,是无数的小市集与大派对,是好吃好玩好逛,但这还不够。
如果你问我,这个周末的晚上想要去干嘛,我有一张长长的清单。我想去思南公馆听文学讲座,那里还有七折的好书;我想去宝山智慧湾看一场户外电影,那里还会有史依弘的戏曲课堂;我想去福州路看历代金石碑帖题跋鉴赏雅集,汇聚近现代和当代名家藏品;我想去一直还没去的上海中心37楼观复博物馆,看看文物也看看夜上海;我甚至想躲进“深夜书桌”,享受四个小时的读书时光……一个晚上,肯定不够用。一个周末也不够,给我一个月,一整个夏天,或许,或许我会更加期待明年的夏夜。
说起夜市,于南京是夫子庙干丝和烧饼,于杭州是河坊街的葱包烩,于西安是回民街的烤肉串,于武汉是吉庆街的鸭脖子,于乌鲁木齐是星光夜市的烤馕香,于中国台北是担仔面和买买买……于上海,曾经或许是寿宁路的小龙虾,也是露天的魔术表演和驻场演唱,但从2020年初夏起,从这个周末起,我们的夜市,如今有了文化的气息。逛展览、淘好书、赏演出、听讲座、看电影、读经典、做手工,我还想约上小伙伴跟着三联书店去树蛙部落对着《DK蝴蝶百科》捉虫去……这些活动,与其说丰富了我们的夜生活,不如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白天的繁琐工作和燥热天气,都变得轻盈起来;与其说拓展了首届上海夜生活节的宽度,不如说提升了这座城市夜市的 “档次”,我们时髦又文艺,我们好玩又耐读。
一想到,傍晚的博物馆、午夜的书店、还有枕着星光的电影院,将和城市的霓虹一起,点亮上海的夜,便让人觉得心头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