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奥迪品牌首推紧凑型跨界轿跑SUV 继续押宝中国  大众大手笔入股江淮 上汽大众豪华商务MPV威然登场 自主品牌首家  上汽认证二手车中心迎客 四月份汽车业利润明显向好 汽车工业需加强“国产替代”
第22版:汽车周刊 2020-06-04

汽车工业需加强“国产替代”

新冠疫情在国内进入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遭受史上最大规模停产潮袭击的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艰难重启,中国汽车产业链面临考验,但也不乏机遇,正步入重塑格局的重要关口。

受国外疫情影响,国内车企仍需面对开工率不足以及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下降带来的订单缩减危机。尤其在海外零部件企业复工迟缓情况下,产业链面临断供、短缺。不少企业零部件目前只能支撑4周。特别是电子零部件都是从海外进口的高端汽车制造商更易受到影响。而此次危机暴露出来零部件供应的薄弱环节更值得反思和警惕。

从传统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来看,主要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仍主要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三大电、六小电)来看,仍有二级件甚至三级件依赖进口(如:AEBS、ECAS等制动系统);从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能力来看,传感器、智能决策系统、控制器处理芯片、主动制动与主动转向系统、云计算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虽有布局,但大多处研发阶段,与国外企业差距甚远。

近日出炉的调查结果显示,32.1%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全球化会导致汽车供应链加速向中国转移,说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难以撼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布局中国是诸多外资零部件企业降低运输成本、贴近客户的重要战略规划。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如何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重构中实现更多“国产替代”是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新冠疫情的全球化导致汽车产业链出现一定的逆全球化过程,疫情过后,中国汽车业需要在高端零部件制造环节补短板,加大高端零部件的本土采购,加大高端零部件、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和高端装备的布局。同时,政府也会鼓励国内零部件企业加大创新开发,更多地生产高端材料、部件、装备,重塑产业化格局。

预计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并购窗口期。过去几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是围绕拓展国际客户、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取核心技术、拓宽产品线等来展开。而在“后疫情时代”,企业出海并购则需要考虑通过合适的并购来进一步深化供应链的全球布局,提升企业未来的抗风险能力。很显然,由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不会在1-2年内结束,要把疫情影响和危机持续时间做最坏估计,通过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雍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