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沪谚熟语印 雅俗相间“窎”难觅 吃粽子 编绳网 荠菜小馄饨味道赞 春末夏初  芍药花开 城隍庙个茶楼书场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0-06-14

雅俗相间“窎”难觅

文/叶世荪

《汉语大词典》对“窎”(diào)字的释义有二:一是遥远;二是骂人话。表示遥远是源自《说文解字》的雅义:“窎窅,深也。”杜甫乐府诗《渼陂行》:“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窎窕冲融间。”宋代周邦彦《倒犯》词:“淮左旧游,记送行人,归来山路窎。”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滇中尚为膏腴地,距省窎远。”非文言文而鲜见之。骂人话则属于低俗之语。

然而在大雅大俗之间,上海话对“窎”曾有个中性的用法,就是泛指飞鸟。“窎窠”即鸟窝,“窎角里”即鸟不拉屎的偏僻之处。20世纪初的一些上海话教材里,可以见到很多此类用法。1910年由基督教上海教会中文研究所所长戴维斯编著的《生活方言练习》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伊拉从勿曾看见一只牛咾羊咾猪猡搭之窎鸟”;“从前有窎鸟咾野兽个大相战”。1923年由上海租界译员派克编写的《上海方言课本》里说:“我顶欢喜窎,拉我未成人之前就养过一只芙蓉。”1939年另一本由蒲君南撰写的《上海方言课本》中,列有许多和“窎”有关的词汇:打窎,打窎个,打窎照会,鹭鸶窎等等;还有一些练习例句:“开脱之好几枪,一只(鸟)打勿着,窎毛也拔勿着一根”;“人生拉为做,窎生拉为飞。”像这样反复出现在课本中的情形,说明这个字在当时是使用得相当广泛的。

虽说上海话中“窎”曾用于泛指各种鸟类,但现在人们最熟悉的也许只是那个小小的麻雀——“麻窎”或“麻将窎”。而且,“学坏容易学好难”,这个“麻将窎”似乎也已沦落低俗境地,大多所指不雅。也可能就是因此,那个曾经中性的“窎”字在上海话中已经渐行渐远,窎远难觅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