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景观带蓝色沥青跑道兼具健身和海绵透水功能 港城集团 供图
人气颇旺的滴水湖乐樂市集 苏浩天 摄
雨后初晴,三三两两的行人漫步在滴水湖畔的环湖景观带上,享受夏日傍晚特有的宁静。路边的花花草草冲过“凉水澡”后,不经意间散发着阵阵清香,撩人心弦。温柔的海风迎面吹来,拂去了白天的余热,也抚平了人们躁动的心。被雨水洗刷后的蓝色跑道,不留一摊积水,慢跑的人们头戴耳机,沿湖兜风刷圈。全长8公里的环湖景观带,已成为临港人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健身、遛娃、唠嗑……在这里,生活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N种玩法 男女老少皆宜
都说“众口难调”,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临港滴水湖环湖景观带的设计却做到男女老少皆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青睐。
滴水湖环湖景观带全长约8公里,包含滨湖步道、人行步道、跑步道等三种不同体验的环湖路径,有儿童乐园区、篮球网球运动区、帆船俱乐部等七大功能分区,是临港最核心的公共敞开空间和滨水活动空间。热爱跑步的人,可以在湖边刷圈,享受大汗淋漓的快感;亲近自然的孩童,可以观星赏月,置身野趣之中;喜欢安静的老人也不会觉得无聊,走累了就坐在路边的长木椅上,和子女唠唠家常。
滴水湖环湖景观带规划总占地面积约82.3公顷,分为A区-G区共7大区域。其中,B区划分为湖滨步道、蓝色沥青跑道、渐变跑步道以及山地自行车碎石小道4条不同的景观路线,是漫步者和山地自行车爱好者闲暇之余的聚集之地。道路两边的百子莲和石蒜,以色叶树搭配花灌木呈现季象变化的景观乔木,多层次的滨水景观使自行车道和步道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C区集中了体育运动赛事所需场地以及相关运动主题功能。除了风帆俱乐部,还设计了4个篮球场地及4个网球场。湖滨步道贯穿整个临湖区域,使C区成为了极富特色的景观运动场所。
位于滴水湖正南方的环湖景观带D区是儿童探险缤纷地带,交织布置着游乐探险带和景观休憩带,拥有79款游乐活动设施。王勇在临港安家已有多年,工作之余,常和家人漫步在滴水湖畔。他说,这里是女儿最喜欢的乐园。
海绵改造 让道路会“呼吸”
作为城市“湖滨客厅”,环湖景观带的美不只在外表,还美在有内涵。它本身是一块“大海绵”,拥有“降雨不积水、热岛有缓解”的神奇魔力。这是因为在环湖景观带内,所有的蓝色步道都采用了高透水蓝色沥青。对于地下水位高、河网密集的临港而言,“海绵城市”蓄水、回用等功能退居次位,净化、生态保护则成为关键词。为此,环湖景观带刻意保留了雨水湿地,种植了水杉林、鸢尾等,在维护自然生态的同时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同样起到净化作用的,还有由大型抛石组成的滴水湖软质驳岸。
除了环湖景观带,临港还有26个住宅小区也进行了海绵化改造。改造前,这些小区普遍存在雨污混接、道路或停车位破损、局部地区易积水等问题。小区海绵化建设按照屋面雨水、路面和停车位雨水等不同来源对径流雨水进行区分,因地制宜选用雨水花园、高位花坛、透水铺装、地下调蓄净化设施等各类海绵技术措施及其组合,就地对雨水进行消纳和净化,不仅解决了小区道路或停车位破损、局部地区易积水的问题,而且能够减少降雨高峰时段向小区外雨水管道排放的水量,有效减轻下游排水压力。居民们纷纷感慨,从此无惧风雨。
湖边集市 增添烟火气息
旖旎的湖光美景带来了宁静的快乐,而“乐樂市集”则增添了一份“烟火气”。为了丰富市民的娱乐生活,最近临港也掀起了“摆摊潮”。“临港之声——滴水湖乐樂市集”的举办,让滴水湖畔变得越来越热闹。
市集汇集了饰品、编织等原创手工艺品以及玩偶、气球等玩具,还有琳琅满目的盆栽和生活用品。“捞金鱼”“套圈”“打气枪”……各种娱乐游戏齐齐上演,不仅孩子们玩得尽兴,大人们也回味了一把童年。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少游客还与匠人们热情互动。市集文化之美尽显于此,不只是人与物,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好物市集热闹非凡,精彩的路演也不遑多让。听音乐、看演出,出色的表演引来无数点赞。在驻场歌手悠扬的歌声中,生活的喧闹与疲惫一扫而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大家纷纷感慨,走出家门,即可品美食、看路演、赏湖景,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本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