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中考前冲刺别再挑灯夜战 看防护提醒  享端午假期 核酸检测采样点:33家增至83家
第6版:上海新闻 2020-06-24
上午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出“端午提醒”

核酸检测采样点:33家增至83家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加强食品及加工环境监测工作,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今天上午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市商务委、市住建委等部门介绍了近期防控重点工作,公共卫生专家发布了端午健康提醒。

加强食品监测

扩大核酸检测采样点

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说,自6月13日至6月23日,上海累计对16个区489家涉及生鲜的重点场所(其中批发市场23家、大型超市166家、农贸市场277家、电商和其他场所23家)的重点食品以及环境等进行采样,目前8659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6月23日起,全市核酸检测采样点由原来的33家增至83家,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周末至少开放一天,方便单位或个人“自愿自费”预约检测采样。

在加强境外输入性防控工作的同时,上海持续做好对来自或途经高中风险地区人员的管理。截至目前,对排查到的来自和途经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爱国卫生运动

大扫除消灭卫生死角

6月以来,上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八大专项行动,每月15日作为全市“环境清洁日”,上海广泛开展大扫除,消灭卫生死角。上海已建立每月“爱国卫生集中行动周”和“每周四市场卫生大扫除”工作制度,6月以来,已动员单位7611家、志愿者17.5万人次参与活动,整治集贸市场767个,清洁老旧小区4802个。

环境整治是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市住建委副主任金晨说,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雨水充沛、气温升高,导致蚊虫等病媒生物滋生加剧,本市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市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已经全面开展,并形成了每周四各类市场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

与此同时,市、区有关部门也紧锣密鼓开展相关检查工作。6月18日至22日,各级相关部门共针对农(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夜间经济”等重点场所开展检查3094次,发现问题1718个,主要是:食品加工区成蝇密度较高,防蚊、防蝇设施有待加强;市场消毒防护措施不完善,部分从业人员仅用清水保洁,消毒措施及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部分市场无通风设施或通风设施未启动,市场通风措施需进一步加强等。截至目前,已经整改1617个,剩下101个正在抓紧整改中。

农贸市场闭环管理

上海主副食品供应稳定

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说,上海要求各大批发市场加强人员出入闭环管理,实行“1人、1证、2码、1承诺”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一律禁止入场,发现异常情况的立即报告卫生健康部门,采取相应的集中隔离或社区健康管理措施,并进行核酸检测。”

同时,为了让市民过好端午节,市商务委会同各相关企业和各区着力强化产销对接、加大货源组织,全力保障节日期间蔬菜、猪肉等主副食品市场供应。

蔬菜方面,近一周,本市每日蔬菜批发交易量基本稳定在9000吨左右,本市主要批发市场对接的紧密型域外蔬菜基地达到127个,遍布海南、云南、江苏、浙江、山东、宁夏等南北各大主要蔬菜产区。数量众多的基地保证了上海市民一年四季能够吃到不同产区供应的时令蔬菜。端午“小长假”期间,蔬菜集团除保证主要常规品种供应充足外,还从浙江、湖南等省组织了粽叶、茭白、百合等时令品种供应上海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也加大了对云南生菜、荷兰豆等高原蔬菜以及苏浙皖地区空心菜、米苋等绿叶菜的采购力度。

肉类方面,本市主要猪肉批发市场已组织主要经营户与山东、河北、黑龙江等16个主要产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节日期间,本市主要批发市场每天可供应猪肉约1万头,较平时增加10%。本市主要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等零售企业也发挥渠道资源优势,加大节日备货。

公共卫生专家

及时“更新”防护提醒

端午假期来临,邬惊雷提醒大家外出前要留意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情况,不要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的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现阶段,去超市、农贸市场采购,吴凡建议做好准备再出门,比如列好采买清单。尽量选择通风良好、卫生环境较佳的超市、农贸市场,前往时避开人多拥挤时段;速战速决,避免长时间逗留。采购后,回家及时换鞋,更换衣物,并清洗双手;必要时,对手机、购物袋等进行擦拭消毒。 首席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