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美的迪庆
迪庆州医院扩建工程效果图
水泥路铺到了村民家门口,村舍屋顶加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保健院急救车是迪庆州配置最好的,也是当地的“劳模救护车”
德钦云岭的葡萄酒加工车间
本报记者 鲁哲 文/摄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交界的云南省西北部,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是世人心目中的“香格里拉”,但这里也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所辖香格里拉市、维西县、德钦县都是深度贫困县市。迪庆是上海对口支援地区之一,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迪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5月,迪庆州实现整州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508户157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4.95%下降至0.53%。村里通公路了,看病方便了,葡萄园用上滴灌设备了——近日,本报记者跟随媒体团赴“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第一站——迪庆采访。
老百姓看大病可以不出州了
“患者65岁,女性,有4年血液透析史,最近发现膀胱肿瘤。各项检查结果已经传给两位专家了,想知道能不能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问话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援迪医疗队队长、泌尿外科主治医生潘隽玮。他在迪庆州人民医院。
“这个肿瘤看起来恶性程度低,是非浸润性的,我看可以实施手术。”答话的是瑞金医院北院的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徐达。他在上海。
近日,在智能移动远程医疗机器人的帮助下,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医生和徐达以及瑞金医院北院肾内科主任王伟铭进行了一场术前线上会诊。
迪庆州医院副院长和嘉明介绍,自2016年6月起,瑞金北院对口支援迪庆州医院,截至目前,已派出8批40位医疗队员。支持这次线上会诊的智能移动远程医疗机器人,也是瑞金医院北院捐赠的。
“2016年我们与瑞金北院共建了泌尿外科。过去我们没设备没技术,一些病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敢收治。现在我们也能做微创手术了。”和嘉明说。去年9月,迪庆州医院与瑞金医院北院合作共建的“高原心血管病诊治中心”顺利揭牌,为藏区群众和赴藏游客提供更优质的健康保障。今年1月,在沪滇帮扶项目支持下,迪庆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运行,这是迪庆州首个集健康检查、健康评估、教育、增值服务、健康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健康体检管理中心。今年4月,迪庆州医院成功通过三级甲等医院验收。现在,医院的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预计2021年就能投入使用。
过去,迪庆老百姓小病靠扛,大病就送大理、昆明,州医院直接被“无视”。现在,迪庆州医院渐渐有了名气,近几年来,每年的业务量都在以12%-17%的速度增长,老百姓看大病可以不出州了。
上海援迪干部联络组组长、迪庆州政府副秘书长邵钧介绍,近年来,上海先后援建了州医院、州藏医院,修缮扩容了一批乡村卫生院、卫生室,当地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碧罗,傈僳语中意为“美丽的山谷”,是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的一个村庄,坐落于连绵的碧罗雪山之中。虽然自然生态环境很好,但碧罗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在上海的对口帮扶下,近年来,碧罗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
记者一行在抵达碧罗山脚下的维福大桥后,换乘乡里准备的越野车进山,因为接下来的盘山公路,弯多坡陡,当地人戏称这种弯道为“发卡弯”,外地司机一般不敢挑战。来接我们的司机都是当地人。车行约半小时后,抵达施米底小组村民候李家。候李今年50岁,傈僳族,一家6口人。走进候李家的院子,左首是上海东西部扶贫资金资助改造的两层小楼,右首是新建的厨房,而正对面的则是他家的老旧木楞房,现在作为生产用房,存放生产资料。
碧罗村村民以前居住的多是传统的木楞房。木楞房虽然抗震效果好,但是居住空间小、不挡风雨、容易引发火灾。白济汛乡乡长赵斌说,以前很多村民的房子外面大雨、屋内小雨,屋里还兼养牲口,既不安全也不卫生,上海投入的援滇资金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住房困难。
上海援滇干部,维西县委常委、副县长忻椰骏介绍说,碧罗村整村提升项目采取“一户一方案”原则,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制定相应方案。2019年,在碧罗村涉及完成住房修缮和改造616户;实施组内道路硬化4万平方米,安装200盏太阳能路灯和200套太阳能热水器,新建卫生厕所6座,新建垃圾处理池6座。
碧罗村党总支书记唐春华说,上海方面对碧罗村的帮助实在太大了。以前村里全是泥路,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很不好走。现在,水泥路通到各村组,有的还铺到了村民家门口,路边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另外,项目还帮助全村25%的村民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过去村民们全靠砍柴烧水,现在用上了太阳能,不仅节省了劳力,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碧罗村的糯山药远近闻名。去年,沪滇合作帮助碧罗村建了一个扶贫车间。糯山药经过加工提升了保质期,得以销往更远更广阔的市场。上海援滇干部、维西县扶贫办副主任韦秀勇说,加工厂开工投产后预计可带动全村174户建档立卡户增收,助力村民脱贫。
“我家以前出门就是泥路,很难走,我收了山药要背到集市上卖,一趟要走40分钟。”候李说,“现在合作社派人到家门口来收山药,价格也比过去高。”候李去年山药卖了8000元。除了山药,家里还种了2亩当归、20亩木香,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一家6口实现了脱贫。候李不会说汉语,唐春华帮他翻译,但说话间,候李露出了笑容。
孕产妇零死亡不再是梦
“我们这里的宝宝出生后,也有‘大礼包’送,里面有新生儿的尿布、睡袋、衣服,还有产妇的卫生垫……这个大礼包是闵行区送的。”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采访时,保健院院长杨群英快人快语,看到上海来的记者,马上就介绍起这些年保健院和上海的故事。
2017年,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中心综合楼建成。上海援滇干部、香格里拉市副市长杨建富介绍,当年8月,作为对口援建方,闵行区就为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配置P8B彩超设备,解决了当时医院彩超供不应求,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大大方便了病人就诊。到目前为止,已服务2万多人次。2018年5月,闵行区区长带队送来500套新生儿及产妇护理箱和医用被服、新生儿小床等;上海对口支援项目为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购置了新型妇科诊疗乳腺钼靶机和急救车。2018年7月,在闵行区的帮助下,消毒供应室和洗婴室开工建设。2019年5月,日处理能力达30吨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这里开工建设,这也是迪庆州第一台污水处理系统,现已投入使用……这些年上海对保健院的帮助一直没有间断。
杨群英说,过去由于卫生意识落后,消毒条件差,被服等卫生用品的消毒达不到要求,香格里拉市产妇剖宫产术后伤口容易感染。杨群英说:“上海专家指导我们建设了消毒供应室以后,剖宫产术后感染大幅下降。大家都说这个消毒供应室是‘缩小版的上海五院’。”
2018年,香格里拉市孕产妇首次实现零死亡,保健院各项工作均创历史新高。下个月,香格里拉妇幼保健院将参加云南省二甲医院评选。
葡萄园用上滴灌设备
梅里雪山,澜沧江,冰酒……这一切似乎和千里之外的上海无关。但上海的援滇干部正在这里做一件事,用雪山融水浇灌葡萄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脱贫。记者近日在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梅里冰酒冰葡萄基地采访时,看到正在建设中的滴灌设施。
这片葡萄园地处梅里雪山与澜沧江交汇的干热河谷,海拔2000多米。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负责人娜卓玛说,“过去葡萄园都是靠人工拖着皮水管浇水,耗时费力,浇一片地就要老半天。”
今年,德钦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项目就是在葡萄基地安装滴灌设备,覆盖400亩葡萄园,滴灌工程将于9月底建成,10月投入使用。德钦县扶贫办副主任李春燕介绍说,滴灌设备建成后,能有效节约人力以及水资源。这个项目还将惠及周边农村,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
葡萄产业是德钦县主导产业,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力量。上海援滇干部、德钦县副县长顾春华告诉记者,德钦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早在1860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就将葡萄传入德钦,县内至今保存着纯正的法国“玫瑰蜜”葡萄名品。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透气,还有雪山冰川融水,德钦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赤霞珠葡萄,用于酿造冰红葡萄酒。
梅里酒业车间主任赵增先说,过去每亩葡萄产量只有300公斤,由于冰酒酿造工艺的特殊性,葡萄须经自然结冰后采摘,这使得每亩仅能产出100多公斤的冰酒原料葡萄。滴灌工程以及水源头改造工程投用后,将使每亩产量增至500公斤,冰酒所用的原料葡萄可以增至3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