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动动手指玩游戏  垃圾分类拎得清 垃圾分类“加减法”一年带来哪些改变
第24版:申城垃圾分类一年间 2020-06-29

垃圾分类“加减法”一年带来哪些改变

走过四季,上海垃圾分类迎来“周岁”。一年来,这个率先在上海“落地”的新时尚,对城市基层治理提出挑战,也为市民生活带来改变。

改变,可以用“加减法”来体现。狭义来看,垃圾桶的变化最直观,干垃圾做“减法”,其他三种垃圾做“加法”,垃圾减量的阶段性“小目标”达成。广义来看,社区品质和城市环境做“加法”,“科技+监管”成大势所趋,导致人力也做起了“减法”,市民的获得感满满。

本报记者 金旻矣

加法 关键词 湿垃圾 可回收物 分出量不断增加

垃圾桶的“加减法”,从绿化市容局的数据可见一斑。2019年,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吨、有害垃圾分出量0.6吨、湿垃圾分出量7453吨、干垃圾处置量17731吨。相比2018年底,分别增加431.8%、504.1%、88.8%和减少17.5%。

哪怕在疫情期间,上海垃圾分类仍保持良好势头。今年5月,全市湿垃圾分出量9796吨/日,干垃圾处置量15351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6266吨/日。不仅保持“三增一减”,湿垃圾分出量更创下历史新高。

市民的分类热情,也在调查和执法数据中得到验证。浦东生态环境局不久前收集了5130份问卷,99.3%的市民表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98.9%的市民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分类。

而根据市城管执法局的数据,去年7月开展垃圾分类检查18155次,教育劝阻13506起,责令整改8655起。而今年5月,执法检查14801次,教育劝阻却锐减至4480起,责令整改更只有3458起,下降幅度超50%。

关键词 环境 凝聚力 依次叩开“五重门”

封了楼道垃圾管道井,楼里蚊蝇减少了;撤了门洞前的垃圾桶,停车位增加了;引入可回收物智能机,楼道堆物开始“断舍离”,消防隐患随之消失……小区环境做加法的同时,社区凝聚力也在做着加法。

一年来,小区门、楼道门、电梯门、家门、心门,这“五重门”依次被社区干部叩开。智囊团、红黑榜、业主守则,业委会和物业用这些妙招规范着大家的行为。虹口区的国际公寓、杨浦区的现代星洲城,都在短时间内“广招英雄帖”,迅速组建了下至学龄儿童上至耄耋老人的志愿者团队。

法治有力度,人治有温度。比如,“定时定点”给居民带来不便,很多小区认真听取业主意见,或调整时间段,或增加误时投放点。又如,大家苦恼于破袋的脏臭,今年投放点将陆续配备洗手设施、破袋装置、除臭装置“三件套”,遵循“一小区一策”原则,在设备挑选方面“丰俭由人”。从关注到主动参与,从吐槽到成为习惯,让市民心甘情愿做出改变的,是法治更是人治。

减法 关键词 基层人力 高科技改造箱房

这一年,垃圾箱房不仅仅是箱房,还加了许多高科技。“科技+监管”由此打下坚实基础,基层干部和志愿者的劳动力也逐步解放。

比如,爱家豪庭的垃圾箱房作了智能化改造,在非投放时段有人进入监控区域后,物业、保洁员和居委会联络员的手机会收到提醒,还能通过手机实时对讲。

云舫小区的垃圾箱房则装上“5G大脑”,将环境监控与回收称重等后台数据纳入街道和区级“一网通管”平台,与北外滩“全球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典型示范区”规划定位相适应。箱房还有实时称重、满溢提醒等功能。

徐家汇花园的垃圾箱房上,电子屏会显示当天小区共分出多少湿垃圾、户均湿垃圾产量多少。原来,徐汇区部分湿垃圾运输专用车安装了车载称重系统,湿垃圾收运后不久,系统就会算出分量。

关键词 “后进生” 铆足劲做“优等生”

更让人欣喜的是,原本垃圾分类的“后进生”,也在铆足了劲往“优等生”队伍里扎。

高校一直是垃圾分类不达标的“重灾区”,华东师范大学却已接待了全国40多所高校来“取经”。校园垃圾箱或许称得上“上海最美箱房”,学生亲手绘制的“毕业花”白子莲将箱房打扮得青春靓丽。后勤保障部负责人说,学校成立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小组,根据教学场景不同,配置不同的收集容器。此外,出台《华东师范大学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办法》,新生入学时就会收到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留学生则会收到英文版手册。

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也曾屡屡被相关部门“点名”。不过,如果你到上海科技馆看看,会发现垃圾桶数量减少了37%,生活垃圾量同比下降18.5%。定制的垃圾桶方便保洁员作业,上面的红外感应小喇叭则会在有人靠近时自动提示分类。利用科普阵地的优势,科技馆还将垃圾分类与场馆和科学小讲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开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此外,原先沿街商铺垃圾无处可去的困境,也正被“上门收集”破解。只要听到特定音乐,商户们就像听到“暗号”似的,拎着垃圾袋鱼贯而出。环卫部门表示,9月底前全市20万家沿街商铺将实现垃圾上门分类收集。

一年大事记

2019 7.1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管理部门明确,将加快建成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完成全市1.7万个居住区分类投放点改造,完成分类收运车辆配置指标,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达到8000个、中转站达到170座。

当天,全市城管部门对垃圾分类进行了突击检查,共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23份,酒店和企事业单位是不达标的“重灾区”。

2019 7.26

《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出炉,明确一般仅设置可回收物、干垃圾两类收集容器。公共广场每2000平方米设1只废物箱,街心花园、开放绿地每500平方米设1只。上海多区开展“撤废物箱”行动。

2019 9.9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和达标(示范)街镇(乡、工业区)考评办法与标准细则的通知》,明确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单位、街镇的标准。

2019 9.23

2019年首批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镇、乡)的公示名单公布,宝山路街道等54个街镇上榜。崇明区有9个镇、乡位列其中,数量最多。

2019 10.10

市绿容局公布数据,第三季度共抽查3724个居住区和443个单位,居住区达标率已由2018年年底的15%提升至80%,居民普遍参与垃圾分类。

2019 10.24

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的餐饮垃圾处理线提前半年建成,投入带料试运行。

2019 11.5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7月-10月各区及各街道(镇、乡、工业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测评结果。上海16个区均达“优秀”,所有街道均达“良好”及以上。

同日,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开幕,“四叶草”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展现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2020 1.16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关于“提高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工作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专题审议。

同日,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发布“生活垃圾怎么分查询平台”年度盘点。

2020 3.13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开展本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和快递包装源头减量措施工作情况调研。

2020 4月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达标(示范)街镇综合考评办法(2020版)》发布,新增针对全市沿街商铺的生活垃圾分类测评。9月底前,全市221个街镇(乡、工业区)、约4000条中小道路、20万家沿街商铺要实现上门分类收集全覆盖。

2020 5.9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

2020 5.15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局印发《关于开展本市环卫车辆车容车貌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环卫车基本消除跑冒滴漏、飞扬洒落、垃圾拖挂、污染道路等问题。

2020 5.19

市机管局组织推进部分公共机构重点领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20 6.28

市绿容局公布数据,截至6月中旬,本市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69吨/日,同比增长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3.3吨/日,同比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9632.13吨/日,同比增长38.52%;干垃圾处置量15518.24吨/日,同比下降19.75%。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