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上海  昨新增1例输入病例 上海优待烈士遗属再出新举措 北京  昨新增1例确诊病例 中西医结合防治公卫疾病联动机制启动 创作富矿 多宽容  多自励  多微笑 生活可以“宅”心灵窗户要打开
第8版:综合新闻 2020-07-02
谨防“暑假综合征”出现新变异

生活可以“宅”心灵窗户要打开

告别史上最短学期,沪上中小学昨起陆续开始放暑假。今年超长寒假的居家网课还历历在目,现在一下子要切换到暑假模式。又要开启的“宅生活”,孩子们能适应吗?特殊年份的特殊暑假,少了周游世界的快意,多了在家独处的寂寞,青春少年又该如何放飞心情呢?

假期生活要有规划

“虽然不会像寒假那般足不出户,但是,今年暑假没有往年的热闹、洒脱,这几乎是肯定的。出国游学停止了,国内的游山玩水也很难说走就走。校内外文体活动也受到诸多限制,甚至连网课也没有。今年这个暑假真的会很特殊。”宝山区教育学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素文说,家长和老师有必要对今年“暑假综合征”可能出现的新变异予以足够的重视。比如,网络依赖、沉迷游戏的问题或会更严重。又比如,从早到晚与父母或爷爷奶奶待在一个空间,如果家长还是管头管脚,亲子关系会十分紧张。漫长的暑假若过于单调、寂寞,也难免在部分孩子中引发焦虑甚至抑郁情绪。蔡素文提醒,首先是假期生活要有规律,每天除了必要的文化学习,还要固定一段运动的时间。其次,要努力让自己的暑假更有意义些,比如,每周为社区做一件好事,每天帮父母干一件家务活。

浦东新区梅园小学校长毛燕青说,家长要引导孩子做好假期生活的规划,知道在假期里应该做些什么、学会些什么、锻炼些什么、获得些什么。只有生活充实了,那些亲子矛盾、人际矛盾才不会上升到极点,心理偏差也就会少一些。

正确排解内心烦恼

彭浦初级中学校长程核红认为,同学们不妨把今年的暑假当成“延长版寒假”。在今年寒假里,市、区和学校都纷纷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极大充实了假期生活,这些好的做法肯定会在这个暑假得以延续。程校长说:“我校的公众号上会经常性地开设一些心理讲座和家庭教育讲座。学校的探究系列、阅读系列、劳动系列、运动系列等,都会设计一些主题项目在线推出,并为同学们列出活动的任务单。同时,学校还设计了云端看展馆、线上艺术科技类活动及职业寻访活动,组织学生采访一名身边亲友的职业工作,了解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为将来的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可能发生的特殊“暑假综合征”,蔡素文表示,暑假生活可以“宅”,但心胸要开阔,心灵的窗户必须打开。心情郁闷需要发泄也是件很自然的事,但宣泄的途径并非只有冲着家人发脾气或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么狭窄,不妨通过绘画、写诗、写文章、唱歌、弹琴、打球等多种办法来排解内心的烦恼。总之,在这个漫长的特殊暑假里,每个孩子都应该与家人多建立些亲情沟通的渠道,并保持与伙伴的友情交流。一旦遇到绕不过去的坎,必须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