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浦东新区三林实验小学二(3)班班主任邬伟清的手机铃声响得更频繁了。“煲电话粥”成了她假期里做得最多的事。昨晚6时30分,按约定时间她又将下一周要诵读的《论语》片段发到了群里。每到周五晚上,如果邬老师迟了几分钟,孩子们就会不断叫她快快上线。
不到18岁就站上讲坛的邬老师,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清洁工”,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净化孩子的心灵。她找到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组织全班同学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名篇,每周三四条名篇的段落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孩子们阅读经典是要每天打卡的,一周过后还要发布“星星榜”,读得最好的同学获“北极星”奖,较好的同学获“小明星”奖。
“在假期里,我让全班的家长都来轮值一班,每天负责收听全班同学的阅读情况并做好记录。有几个曾经怎么也读不好的孩子,他们的家长轮值时,就会特别留意别的孩子为什么读得那么好,然后再去启发自己的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邬老师说,经典阅读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修身立德、心底纯洁。
“老师就像搬运工,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不停地搬运到孩子们的手中和心间。”邬老师说,教师为孩子采集的是美玉,那么孩子就会更加温润洁白。
邬老师还会经常精选一些家庭教育的优秀案例分享给家长们。“为家长做搬运工,让家长共享成功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学校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她说,每次发出一篇新的文章,晚上的电话就会响不停,家长们有说不尽的话要跟她讨论。
“孩子就像一株小树苗,生长得怎么样,要靠老师不断地浇水、修剪,所以,教师就好比绿化工。但是,决定树苗长势的很重要因素在于树根,孩子的树根就是家庭。”邬伟清说,教师是园丁,但再好的园丁也需要家庭教育的沃土。
凡是她教过的班级,家长们都会感慨:“邬老师怎么把我们家的孩子夸得那么好啊。”邬伟清说,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比如,有位男孩的父母在职场上都很出色,而孩子在他们眼里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然而,父母从邬老师嘴里听到的却是夸赞多于批评,连男孩的一幅很普通的漫画作业,也被邬老师大为赞扬:“你看,这孩子的想象力真是了不得,随手画出的一朵云,竟那么有诗情画意,只要保持下去,将来肯定能迸发出无穷的创意。”
“孩子是家庭大树上结出的果,所以家庭教育里的根基很重要,否则再好的‘绿化工’也会无奈。要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精心培育。”她说。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