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传递信仰之光  也被这光芒照亮
第5版:要闻 2020-07-23

传递信仰之光 也被这光芒照亮

——上海红色纪念馆讲解员的故事和感动(上)

本记记者 孙中钦 摄

李欣曈在给观展的小朋友讲解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本报记者 孙中钦 实习生 华天择 摄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红色场馆星罗棋布。每当人们走进这些承载荣光的沧桑建筑,徜徉其间,感受革命之艰,品味真理之甘,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记忆,大家面对最多的,应该是那些对革命历史如数家珍的讲解员们。血脉偾张的故事,至死不渝的精神,在他们口中娓娓道来,让更多人坚定信仰,奉献赤诚。

在许多讲解员眼中,每一次接待参观,每一次用心讲解,也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旅程。参观者们虔诚的眼神,湿润的眼眶,动人的故事,那种对党质朴的情感,常令讲解员感动。

传递信仰之光,自己也被这光芒所照亮——这是许多红色场馆讲解员最深的感受。

今天是党的“一大”召开纪念日。本报记者走近多位红馆讲解员,今天先听其中两位讲述他们那些亲身经历的故事与感动。

“一大”金牌讲解员李欣曈——

观众眼中求知欲是我不竭的动力

今年是李欣曈进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但这个90后的小姑娘,已经有了偌大的名头。两年前的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上,李欣曈凭借感人的故事和动情的讲述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十大“金牌讲解员”称号。

化着简单干净的妆容、束起高高的马尾辫,穿上小西装、戴上耳麦,不管是多少时长的版本,也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参观者,对于馆内的展陈历史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李欣曈都应对自如。

“观众眼神中的求知欲是我不竭的动力。”在与不同参观者的对话交流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触动和自我充实中,李欣曈说,这份工作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提问与回答

应对自如并不表示什么都知道,即便已经自称是讲解员中的“前浪”,李欣曈也还是常会碰到被参观者“问倒”的情况。

“不久前,我带一批观众参观,其中有一名观众在看到北洋军阀割据图时,问了图中的一个细节:为什么没有军阀占据河南?”面对这个讲解稿中没有的问题,李欣曈只能凭着对这一历史阶段的理解,从袁世凯的出身、河南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分析,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

“事后,我特别去查了一些相关的解读,作了些考证,将这些内容补充到自己的‘知识库’中。有时候,观众的视角是很神奇的,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问出什么问题。”

相比日常顺畅的讲解,李欣曈更期待和在意参观者的反馈,哪怕有时可能会遇到答不出问题的“尴尬”。“在与观众的交流中,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不断创新我们的宣传方式,讲大家感兴趣愿意听的故事,这也会激发我不断自我充实,争取做到‘百问不倒’。”

让参观者在聆听宣讲时有所启发,并把他们的感悟与更多人分享,这在李欣曈看来正是她宣讲的意义所在。而属于李欣曈的那份讲稿,经过四年的积累,已经越来越厚实。

见证与触动

李欣曈的工作范围大部分时间都在展馆内,讲解之余,这个90后姑娘会接触到许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参观者,“触动我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这些正能量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记得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结束参观时,在大堂宣誓的党旗前伫立了很久很久,我看他是一个人,就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他拍张照片留念。”而李欣曈看到的一幕是,老人在党旗前肃立,艰难而庄严地举起握拳的右手,认真地看着誓词,一字一字地读着,“他说话有些困难,发出的几乎都是气声,握拳的右手颤抖着,那一瞬间心里很受触动。”

李欣曈跟老人并没有更多的交流,不知道他姓甚名谁,甚至连哪一天见到他都记不清了,但这一幕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在我的工作岗位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前来,一遍一遍给他们讲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故事,这种触动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他们的行为举止,更加坚定了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我会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

传承与创新

李欣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自己的讲解得到参观者肯定的时候。“虽然看起来每天都在做一样的事,但看到他们给你鼓掌,为你竖起大拇指,会觉得自己做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怎么给年轻人讲好一大会址纪念馆故事?同样作为一个平时也刷剧、追综艺的年轻人,李欣曈说她一点儿都不担心。“我们经常会在一起头脑风暴,讨论怎么创新宣教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承载宣讲内容,毕竟这是趋势,也是今后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创新的点。”

2020年的这场疫情,让李欣曈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抗击疫情时显示出的强大体制优势,而这在她看来,是对年轻人非常好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相信很多年轻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触,而我们要结合专题展览宣讲,把这样的情感更好地表达、传递。”

李欣曈把自己比作一棵树,一棵“光杆的树”。作为一名讲解员,工作岗位上接触到的点点滴滴,让她日益枝繁叶茂,而终有一天,她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让别人乘凉的大树,这就是属于她的成长。

本报记者 毛丽君

“二大”金牌讲解员葛尹——

11年坚守只因坚信自己的价值

葛尹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

去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京举行。主办方要从全国70多位优秀讲解员中遴选3位,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参观讲解,葛尹入选。当时评委说:“一定要选她,她的眼神特别坚定,她信这个。”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大学时作为志愿者接触这一职业至今,已有11个年头。对于葛尹来说,这是个“枯燥”的事业,但她始终坚守。因为,她坚信其中的价值。

这种信仰,来自于内,也来自于外。葛尹说,每当讲解时,看到那些信任的眼神,听到他们求索的故事,自己也在不断收获着感动。

九旬老人的孺慕之情

前不久的一个上午,纪念馆里来了一对老人。他们是夫妻俩。老先生步履蹒跚,但还能走动,推着一辆轮椅车,车上坐着他的妻子。

葛尹一问才知道,两位老人都已年逾九旬。老先生是志愿军老战士,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他带着妻子重温党史,以为纪念。

那天,两位老人听得特别认真。2个多小时,葛尹嘴讲干了,两位老人却没有休息过。听到动情处,老先生会放开轮椅扶手,颤巍巍地上前,伸手想要去触摸展板上的字迹,却又慢慢把手收回来。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葛尹当时非常感动,“很奇怪,你会在一位年纪那么大的老人身上,看到孺慕之情。”葛尹知道,那就是支撑老人走过一生的信仰。

离开时,老人握着葛尹的手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在使命交到你们这一代手里了。”那一刻,葛尹感到自己的眼眶湿润了。

这样的人有很多。今年3月初,一对父女听说纪念馆开馆,一早从浦东赶来参观。父亲90多岁,坐着轮椅,女儿也已白发苍苍。没想到进门时却遇到了困难——两位老人都不用智能手机,无法查看随申码。按防疫规定,为老人也为其他参观者负责,纪念馆没有让两位老人进馆。

“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那一天来,两位都没有说,但可以看出他们很遗憾。”葛尹和工作人员从馆内找来各种介绍展陈的书籍和连环画,送给两位老人阅读。两位老人在馆外读了许久,最后,又一再道谢,女儿才推着父亲依依不舍地离开。

“红板上写的,就是党”

还有一位来自云南的参观者令葛尹记忆尤深。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中年汉子。穿着民族服饰,在一众参观者中显得有些不同。他用不熟练的普通话告诉葛尹,自己是独龙族的,来自云南的大山中。

参观时,他手里拿着本皱巴巴的小本子,边听边记,写得密密麻麻。葛尹问他为什么要记,他说,大山里前两年才通了公路,山里的娃娃很多事都不知道,他要把这些故事带回去讲给他们听。

葛尹很动容,告诉他,“我慢慢讲,你慢慢记。”她发现,这位特殊的参观者听到感动时,会用他黝黑粗糙的手,抚着红色展板,一个字一个字地按在上面读。他告诉葛尹,多亏党的扶贫政策,这两年家乡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特别感激。“我认得的字不多,这些都不能认全,但我知道,这红板板上写的,就是党。”

党章厅“搬家”

中共二大共诞生了11份文件,包括首部党章。对于“二大”会址纪念馆来说,这无疑是“镇馆之宝”。

2017年纪念馆改造之前,党章厅设在场馆三楼。葛尹回忆,尽管改造前楼梯很陡很窄,但无论老幼,只要还爬得动,几乎都会上三楼,就算拄拐杖,也要一睹首部党章的真容。

“当时展陈手段还没有现在这样先进,党章的内容,也只能看到翻开的那一页,尽管如此,还是常常有人用纸笔抄写首部党章的内容。”葛尹告诉记者,为此,当时纪念馆专门准备了一些小凳子摆在一旁,就是为了方便参观者坐下慢慢抄录。

参观者的热忱,打动着每位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场馆改造时,大家提出把党章厅搬到一楼,把所有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放到建筑夹层里。

如今的党章厅,红色的幕墙上按时间依次排列着十七个透明电子屏,从首部党章到十九大后的最新党章,都通过AR技术显示在屏幕上,观众可以用手触摸,翻阅每一部党章的全部内容,了解党章发展历程,见证党从诞生走向成熟的每一步。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