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改变 书戏回归了?上海评弹团推出评弹剧《医圣》 和宝藏导购来一次邂逅 运营师  卖书的“微店掌柜”
第12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8-13

书戏回归了?上海评弹团推出评弹剧《医圣》

上海评弹团创作的评弹剧《医圣》8月19日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表示,这是曲艺花苑中的评弹首次提出“评弹剧”的概念。从第一部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到诗词谱唱《蝶恋花·答李淑一》,上海评弹团开创的风气之先历历在目,如今,一次新的跋涉已然启程。

演出阵容上,该剧由高博文、吴新伯、黄海华、毛新琳等国家一级演员领衔,陆锦花、王承、吴静慧、王萍、徐一峰等青年中坚力量强强联合,众星辉映。《医圣》讲述了张仲景临危受命,任长沙郡太守,利用自己的医学专长组织民众一同驱瘟祛病的故事,既是缅怀古代抗疫英雄的全新力作,也是献给逆行抗疫的白衣天使们的致敬之作。

传统的评弹创作,用演员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舞台、服装、灯光都是靠一张嘴说出来的。”在编剧朱恒夫递来剧本后,主创团队发现,《医圣》本身带有较强的戏剧化痕迹,只靠“说”“唱”似乎还不足以表现好这个剧本。那么,是否可以运用一些辅助手段呢?这种想法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在评弹历史上,曾有书戏的演出形式,就是演起来的评弹,不过那时候都以人物扮相登台,不似常规评弹演出中一人分饰多角。这次尝试的评弹剧,仍保留了评弹“跳进跳出”的艺术特色,因而,是在书戏基础上的推陈出新。

不经意间,评弹剧《医圣》开创了评弹演出史上的诸种尝试——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评弹导演,由“导演”主导“二度创作”;第一次对舞美、灯光、服装、音效等进行整体设计;第一次进行了合成、配排、彩排……

高博文戏言:“评弹演员都是‘轻度半身不遂’,坐在书台上,弹唱表演游刃有余,但是要站起走几步,就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了。”而评弹剧要让演员“动起来”,还要扬长避短。他同时表示,《医圣》的内核还是评弹,步入剧场的观众一定能欣赏到过瘾的评弹流派唱腔,包括说噱弹唱在内的评弹表演特色。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