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新书速递 然后,还是“凝望” 灯塔一样的宝塔 走进上海这座“人民城市”,阅读它,爱上它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0-08-23

然后,还是“凝望”

◇孙德宏

这十几万字,我吭吭哧哧地写了近三年。如果从酝酿之时算起,七八年总是有的。

这组文字,主要写了十八世纪东方中国和西方德国学术、思想、艺术领域里十几位大师的故事。他们是曹雪芹、戴震、纪晓岚、袁枚、郑板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歌德、席勒、莫扎特和贝多芬。与他们相关的,大致还提及了几十人,其中曹雪芹、康德等几位重要人物在好几篇里都多次出现。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的人物的生命大戏,几乎同一时刻上演在相隔千里万里的东方西方,而且惊人地相似。但是,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的走向却又明显地不同。

就形式而言,我并不想把这组文字写成学术论文。之所以写成了一组散文而非论文,是因为我所要表达的,主要不是大师们的“知识”“逻辑”,而是他们的“想法”“活法”,以及我的“看法”。我觉得这些“想法”“活法”“看法”对我很重要,可能,对很多人都很重要。何况,写成散文一定会比论文更生动好看,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所以,我把这本书命名为:《凝望——一七几几年:曹雪芹康德们的故事》。

我写的不是人物传记,几乎每个人的故事都不那么完整,所有的细节都经过了我的选择和安排。

这组文字,使用了很多尖锐、感性的词,比如“疼痛”“悲伤”“纠结”“敏感”“偏执”“孤傲”“童稚”“欢欣”,也涉及了很多大词,比如“生命”“梦想”“失望”“绝望”“无奈”“心灵”“星空”“灵魂”,还有“拯救”“救赎”,等等。我知道,就作文手艺而言,比较多地使用这些字词并不是个好的选择,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实在是非如此便难以表达他们的“想法”“活法”,以及我的那些“看法”——虽然我已经时时处处小心谨慎了。

比较重要的是,在这组文字里,我还或明或隐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不少你已经渐渐确知了答案,有些已经成了你的基本价值,但可能也有不少,你还在思考追索。

其实,我和你一样,也仍然在思考追索……有一些想明白了,有一些依然没想明白。

你问:然后呢?

我答:然后,还是——我们一起,凝思,凝望。(本文为本书后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