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酷暑夜,小区居民家空调又转起来了 广告 双警夫妻:一墙之隔的“异地恋”
第11版:社会新闻 2020-08-25
每月相见几小时 只为守住这个“0”

双警夫妻:一墙之隔的“异地恋”

儿子和妻子送蒋晓敏去上班本报记者张龙摄

拖着行李箱独自走进备勤区,在等候做核酸检测的空隙里,金婷还是忍不住往远处望了一眼。岗哨深处,另一栋建筑,是她丈夫蒋晓敏工作的地方。金婷是南汇监狱民警,蒋晓敏是上海监狱总医院警医,两人的办公地在同一处大墙内。疫情期间,为了照顾孩子,这对双警夫妻不得不错开排班时间。半年来,他俩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每次只在换防那一天才能短暂相聚几小时。

今天是七夕节,正巧是金婷的生日,也是她和丈夫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今天,金婷开始备勤,蒋晓敏正式上岗。那远远的一眼,其实并不能看到什么。一墙之隔而不能相见,短暂重逢后又很快分离……这段日子,他们过得就像牛郎织女,只为共同守住大墙里的“0”感染。

“妈刚到家爸又走了”

一周前的8月17日,上午10时,金婷结束了为期16天的“墙内生活”,一家三口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相聚。而短短4小时后,他们又将分离——下午2时,蒋晓敏背起行囊,轮到他去备勤了。

“爸在家几天妈不在,妈刚到家爸又走了……唉,这个‘公司’真不好,我要和你们上司谈谈!”这天,在送行路上,他们10岁的儿子炎炎一本正经地板着小脸,稚嫩童言让人忍俊不禁。

夫妻俩像这样“擦肩而过”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半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月27日起监狱开始实行全封闭管理,时至今日,依然不曾松懈。“听同事说,2003年非典时期监狱也有过封闭式管理,其实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这次疫情竟然会持续这么久。”金婷说,监管区人员密集,容不得半点闪失。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大墙外的民警必须先在备勤区隔离14天,确认核酸检测是阴性后,才被允许真正上岗。这也意味着,在监管区的民警需要一口气坚守14天,才有下一批警力轮换。如今,勤务模式调整为“8+8+8”,也就是备勤8天、在岗8天、居家8天。

尽管工作岗位在同一个大院里,平时夫妻俩却见不到面,金婷开玩笑说:“我们是一墙之隔的‘异地恋’。”2月11日,3月25日,4月25日,6月6日,6月30日,7月25日……每次换防的中午,成了她最珍惜的时光。那一天,夫妻俩终于可以亲眼看看对方,一起抱抱孩子。哪怕,只有一顿午饭的时间。

三口之家因伤得“圆”

85后金婷身材纤瘦,一头干练短发。她是监区负责教育改造的副监区长,全封闭管理开启后,她刚好站了第一班岗。

“1月26日是大年初二,正好是我值班,那天下午突然接到通知,我们要进入战时最高等级勤务模式了。”以前值班一般隔天就能回家,这一次事发突然,金婷连换洗衣物也没来得及准备,但她与同事都没有怨言。

金婷所在的南汇监狱,是上海唯一以关押老病残服刑人员为主的功能性监狱,人员密集、老年病多、抵抗力弱;蒋晓敏所在的监狱总医院则是大墙内的医疗资源“中心枢纽”,防疫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这里患有老年病的服刑人员比较多,因此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责任感。”和服刑人员谈心,安排他们打亲情电话,新增八段锦、专题片等防疫教育……金婷与同事在做好管教工作的同时,更需时刻留心服刑人员健康状况,疫情期间的工作量比平时翻了好几倍。

5月,蒋晓敏的左臂不慎骨裂,请了病假在家休养。“金婷居家的那几天,我们三口之家终于有了团圆的感觉。”尽管一家人最多只是在小区里散散步,但在蒋晓敏看来,“三个人在一起,感觉就很好。”

伤痛“换来”的团聚是奢侈的。夫妻俩都知道,在大墙里坚守的日子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最近有些城市又出现了新冠肺炎病例,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可控的。但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蒋晓敏说。

“内心当然希望疫情能够快点结束,早日恢复正常。但我和晓敏都明白,守住大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说到这里,金婷的语气中多了一丝坚毅,“虽然我们聚少离多,但是不曾分开过。”

“把我也打包进去吧”

大墙里的空间是城市“隐秘的角落”。这里几乎与世隔绝,连民警也只能使用“警务通”狱内模式,与外界的联系十分有限。因此,熟悉的人翻看监狱民警的微信朋友圈,就能发现他们的值班规律:如果写“拥抱阳光”,就知道是换防出来了;如果“消失”几天,那就说明是备勤进去了。

封闭工作之余,家中年幼的儿子成了金婷与丈夫最揪心的牵挂——无论排班怎么错开,每个月总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他们两个人都不在家。孩子怎么办?

除了老人轮流照顾、聘请家教老师之外,每天晚上,儿子手机上还会定时开“补习班”。备勤时,可以用手机微信视频;进入监管区,就只能打亲情电话……夫妻俩只能抽空远程辅导孩子,检查作业。团聚与陪伴,都浓缩在小小的屏幕里。

“生日会”也同样在手机上开。今年一家人所有的生日,都是在分离中度过的。4月3日,儿子十岁生日,金婷与他视频连线,孩子在这头,妈妈在那头;7月2日,蒋晓敏生日,趁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提前吃碗面,就是全部的“仪式感”;今天,金婷生日,同样一切从简。“等下次我们再一起过吧!”儿子懂事地说。

“孩子其实都懂。我告诉他,爸爸妈妈需要防范病毒,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只能隔一段时间回来一下。他说:你们去吧,我能搞定。”懂事归懂事,孩子撒娇也是天性。有一回金婷收拾行李的时候,儿子在一旁看着,突然冒出一句:“把我也打包进去吧,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虽然他脸上笑嘻嘻的,但金婷听了,心里酸酸的。

8月17日下午,南汇监狱大墙外,一家三口手拉着手,在树荫下再享受了一会儿的天伦之乐。快到门口时,蒋晓敏停下脚步,与儿子额头相抵,彼此做着鬼脸,来了一场简单亲昵的“道别仪式”。

“妈妈是警察,爸爸是警医。”车内一对警察敬礼的玩偶,是金婷特意在网上淘来的。回程路上,儿子指着玩偶大声说。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