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学医是因为非常了解,并依旧热爱
第5版:要闻 2020-08-25
他们是义无反顾报考医学专业的“医二代”,他们说——

学医是因为非常了解,并依旧热爱

颜裴松

徐弈

王一涵

图IC 制图 邵晓艳

本报记者 易蓉 陆梓华 实习生 陈蕾

生命垂危时,是那一席白衣,给人以生的希望;疫情突袭时,是那一身战袍,给城市安全的力量;在少年人的眼中,他们是救死扶伤的英雄,是温暖人心的“天使”,更是自己渴望成为的模样。

这两天,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又有一批年轻学子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医学梦”起航的地方,其中就有一群“医二代”。他们的成长似乎都有相似的经历:向往学医的初心,来自父母言传身教的启蒙——他们的父母一心扑在这份事业上,对科学不懈追求,对生命敬畏关爱。所以年轻的他们想要接下这根接力棒,想努力承担起它的重量,也想感受它带来的成就感。

想继承爸爸的事业,让绝望的患者看见希望

她说:“我想学医,特别想学医,因为:非常了解并依旧热爱!”

父母起初犹豫了,他们深知这份事业的艰辛和沉重,舍不得女儿也吃这份苦。可是女儿很执着——拉着父母做职业规划测试,展示着优异的学科成绩,讲述着对这份事业的深思熟虑。她的热情和她眼里期待的光芒,难以忽视。于是,医生父亲对她说:“自己选的路,咬着牙也要挺下去。”

辽宁省实验中学毕业生王一涵以690分的高考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录取,她要用实力证明,继承父母的事业,择医这件事“我可以”。

王一涵的爸爸是名神经内科医生,妈妈是医科大学的老师,姥姥年轻时虽然受时代条件限制没有实现学医的梦想,却也常常翻阅医学书籍。小时候父母外出留学,她和姥姥一起生活,每晚睡觉前姥姥总是将她抱在怀里,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讲述着医学书上那些晦涩的内容。所以王一涵比同龄孩子更早了解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很小就对人体结构非常感兴趣。

医院和实验室是她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空间。那些家中无人看顾的假期,王一涵几乎都是在医院里度过,感受着医生护士温暖的关心。可随着年龄增长,在候诊区里看到病人和家属的担忧,看到患者病愈的笑脸,她对医护这份职业有了更真切、更强烈的感知,“学医不只是获得尊重的名头,更重要的是它承担着责任——尽力拯救每一条生命的职责。”

于是,她想选医科。面对父母的犹豫,她有理有据积极说服。“我不是空有一腔孤勇,学医对我来说并不困难。学医是我的理想,我渴望郑重地讲出那一句‘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我想继承爸爸的事业,让绝望的患者看见治愈的希望。”

收到上海交大的录取通知书,王一涵开心极了。暑假里她已经让自己忙碌起来,学英文、锻炼身体,与学长学姐交流做入学准备。未来,她想选产科或眼科,“产科将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也能帮助高危产妇生产,非常有意义。眼科也不错,因为我是近视眼嘛,或许能从帮助自己开始,远离厚重的镜片。”

像是用理性破译生命谜题,这种感受很奇妙

“要说学医需要一个理由,对我来说应该是医生这个职业的成就感。”上海中学毕业生黄彦翔是一位“医二代”,他对医生职业的强烈认同感,来自儿童康复科医生妈妈的工作经历。

日前,小黄收到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以综合评价第一、高考606分的好成绩被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计划)录取。

黄彦翔的妈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工作,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判断幼儿的发育情况,帮助发育异常的孩子通过康复训练获得健康生活。每天的晚餐也是一家人温馨的聊天时间,妈妈总会说起医院里的事,患儿的健康、家庭的命运、康复训练的不易、新技术的落实、科研的进展,妈妈的温声细语讲述着点点滴滴,在黄彦翔的心里日积月累,渐渐勾勒出清晰的医者责任和仁心。

为了更接近梦想,黄彦翔一直在努力。他就读于上海中学科技班,在班主任赵奇玮眼中,这是一个成绩拔尖、知识面广且梦想非常坚定的学生。在上中,小黄也有不少医学路上的同行者,他们每周有两个下午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展课题探究。小黄利用这段时间研究了母乳干细胞的基因检测,发现母乳干细胞含量随产乳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个通过实证研究揭示生理机制的过程,令他更进一步走近医学,“感觉像是用理性破译生命的谜题,这种奇妙的感受很棒,也是科研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餐桌上与“医”有关的话题,小黄渐渐参与讨论,特别是说起医患关系矛盾,常常会多聊几句。他认为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和公民素养的提高,未来医患关系将会改善,他和妈妈一样对未来有信心。或许因为妈妈分享的患者故事总是充满温情的,黄彦翔也会站在患者立场考虑问题,保持一份同理心,“妈妈经常说,医护工作是一项公共服务,医生这个职业有光环,更需要有大爱。”他在书里看到一段罗素的话,特别认同——“我的一生被三种简单却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所控制: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抑制的怜悯。”

做基础医学科研,是件又苦又“酷”的事情

因为兴趣广泛、成绩优异,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男生颜裴松面前的选择曾有很多——他喜欢英美文学,一度想报考复旦外文系;高二时参与模拟法庭的经历,让他对法律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被香港大学法学专业录取。然而最终,他选择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计划)。

小颜的父亲颜宏利是长海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研究,母亲则从事临床营养学方面的教学工作。疫情期间,父亲随上海医疗队援鄂,而对医学的崇敬,小颜从儿时就萌生了。从小,他见得最多的是父母泡在实验室、埋首书桌前的身影,这让他觉得,基础医学研究虽然艰苦,但很“酷”,也很有意义。小颜初中时,父亲作为访问学者赴美交流,他也随父亲赴美读书,课余时间有了更多进实验室的机会。他开始畅想,将来自己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体现探索和发现带来的成就感。小颜喜欢物理,在《费曼物理学讲义》这本物理学经典著作中,他读出了对医学的思考——脑科学领域有关神经电位方面的研究,不就是物理在医学领域最典型的应用吗?

父母都有丰富的科研经历,“扔”个课题给儿子让他获奖并不难。然而,小颜却从来没有获得这样的“福利”。“父亲会在散步时和我讨论一些最近的发现,也会指导我做些小课题,但并不会帮我做。”初中时,因为时常被提醒“隔夜”饮料不能再喝,小颜就想着测一测,不同饮料开封后放置多久是安全的。微生物取样、细胞培养、计数统计……他从头开始学习基础科研方法,受益匪浅。“科研更要非常严谨。”小颜发现,任何一个实验结论,背后都是无数次重复性操作。每一个数据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高中时,小颜参加复旦大学“步青计划”科研见习,走入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大门,高三时,他又参加了医学院的体验营活动。这个暑假,他除了翻阅家里的专业书籍,还问父母讨来论文,练习如何给论文写摘要,如何翻译成英文。

“健康和生命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在任何时间都要保持敬畏。”颜裴松说,对于学医之路的艰难和枯燥,他早已做好准备。

疫情中看着父母的努力,学医志向更坚定了

“学医志向在熏陶下萌生,在疫情中坚定。”晋元高级中学毕业生徐弈终于如愿考上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她暗暗立志,未来要成为像妈妈那样认真为百姓健康服务的医务工作者。

徐弈的父母都在奉贤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爸爸是放射科医师、妈妈负责公共卫生管理。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徐弈的爸爸妈妈推上了抗疫前线——作为社区医务人员负责上门测温、观察记录居民健康状况,最高峰时期管理着3000多位居民。那段时间也正是徐弈高三最后的冲刺时间,几个月来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她没有抱怨。“疫情让我更坚定自己的学医理想了。”小徐看到很多医生像爸妈一样早出晚归,为国家、为民众奉献自己,让她很感动,同时心中理想的火焰也愈燃愈旺。

“小时候陪着妈妈值夜班,病房铃一响,就见妈妈立马冲出去。”那幅画面深深留在徐弈心里,妈妈认真负责的样子让她对“神圣的白衣”有了憧憬。父母对女儿想学医的想法也很支持,一家人都觉得“家里有个学医的有福享”。

疫情里宅家学习的时候,一天早上小徐突然肚子痛,整个人吐得起不来。妈妈判断她可能得了肾结石,去医院做了B超检查,发现果不其然。妈妈的精准判断换来她的早日康复,这件事在小徐看来就是一份福气,而她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样的福气带给更多人。

这场疫情令在社区工作的小徐妈妈非常感慨,“以往我们更重视诊疗,其实预防同样重要。但预防比诊疗难,更考验基层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如果能赢得信任,又能普及健康知识,这是能够逐步提升全民健康的好事。”这些分享最近常在母女间进行,妈妈告诉小徐说,去上海健康医学院学临床医学专业,去了解全科医学,争取未来成为能够治未病的全科大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