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阿婆编的茉莉花手环和白兰花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今天上午,淮海中路茂名南路路边,马阿婆正在卖花
因为一场名为“城市香气”的主题活动,昨天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卖花阿婆”难得聚集,带着记忆里的芬芳与年轻一代“打照面”。
“卖花阿婆”几乎是上海街头平均年龄最大的职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如今上海坚持卖白兰花的仅有十余人。
总在第一八佰伴一号门卖花的陆阿婆,一边挣零花钱一边交新朋友;常驻淮海中路茂名南路路口的马阿婆,20多年前机缘巧合开始卖花,如今已成为一道街头风景;新市北路万安路路口的李阿婆卖花,最初是补贴家用,久而久之将卖花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总出现在淮海中路重庆中路天桥上的丁阿婆,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多年,回上海后,卖花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出来卖花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老人家们都相信“今生卖花,来生漂亮”,她们也希望将这份带有海派特色的“好口彩”传递给更多人。也正是这些上海“街头非遗”的“守艺人”,让城市有香气有味道。 本报记者 徐翌晟
(相关报道见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