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秋(油画) 与贝多芬“相遇” 酸汤 为穆特画像 拼出来的岁月 “重走郁达夫之路”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8-30

拼出来的岁月

老 梅

杨师傅(我母亲)今年八十八岁了。春天大哥要回奥克兰去照顾新生的外孙女,临行前,杨师傅用一整天时间为曾孙女赶制了四件婴儿毛衫,纯手工缝制。

大哥发来了杨师傅裁剪、缝制时的照片,老梅(我)转手发在朋友圈里,说自家老妈心灵手巧,赢得了上百个点赞,老梅自己就有点手痒,让杨师傅把自己小时候的那些旧衣服寄来北京,老梅想要缝制一组自己的岁月。

这么多年来,杨师傅几乎事无巨细地保存着老梅成长中她能搜罗到的一切,剪掉的长辫,做过的手工,嫌小的衣服,得过的奖状……老梅想要做一组拼贴画,用这些旧布料,拼一个老梅的人生轨迹。

选了三张照片做参考,童年五六岁的样子,谈恋爱时的样子,还有现在的样子。用丙烯涂出了底色,我童年时是杨师傅一生中最辛苦艰难的日子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物资匮乏,一切要“凭票供应”的年代,那些补了又补的衣服,那些整天喊“饿”的日子,那时唯一富有的是一脑袋幻想,无论眼下的生活多么黯淡,但脑子里却总是五彩斑斓。

老梅的童年只留下很少几张照片,那张留着朝天辫两手插口袋里的小妞,照片是袁先生的一位好友拍的,老梅一直自觉有一种浑不吝的气质。信心满满地看着眼前的大运河,想着未来绚丽的世界。那个年代,老梅的服装以捡两个哥哥的旧衣服为主,但是怎么也挡不住那一脑袋的彩霞满天,虽然老梅一直搞不清楚自己的梦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但记忆中童年的世界却总是天空发亮,在那样困顿的日子里,因为有杨师傅袁先生的细心呵护,我的世界总是暖暖的。

那张恋爱时的照片是一次郊游后的留影,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长发及腰,野心勃勃。那时的花,那时的人,满脑袋开放之初的各种潮流,世界是蔚蓝色的,像是一个将要远航的水手,整天心潮澎湃。那时,好像总有着伟大的事业在召唤,一切新鲜而汹涌,那个时候是多么的勇敢,一往无前的样子,为了爱情,为了梦想,随时做出可以牺牲一切的样子,那个时候的老梅,满脸青春的气息,天空里全是胶原蛋白,现在看着,依然美好。

第三张照片是老梅现在的样子,那次在上海电影节当评委时组委会拍的工作照。当下的老梅历经多年跌宕人生之后,进入到一片云淡风轻之中,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变得安静起来,一个中年北漂,历经事业、家庭和身体的道道磨砺,感觉自己有一种百炼成钢的通透,人生进入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境界,不用再去强求什么,只是面对自己的内心,想画就画,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想拼就拼,想发呆就看云,想旅行就出门,人生过半,在几幅用自己的旧衣裳拼凑出来的人生图画中看见一条走过的人生道路。

感谢杨师傅为我留下的那些成长的印记,也夸老梅心灵手巧。看着那些带着自己年华痕迹的旧布变成了这样的图画,真好,拼出来的人生路径,变成了一组人生景象,看在画布上的自己,欣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