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降龙笔架 “非典”邮票非常记忆 “门外汉”的文人壶 我家的“微花园”
第21版:民间收藏 2020-09-16

“门外汉”的文人壶

作者收藏的“睡翁壶”

◎蔡一宁

人称“江南壶怪”的海派紫砂艺术大师许四海,早年随母逃荒来沪拾荒为生,后因为人处世俱佳,终得众人相助,踏上社会不久,即就业参军、学艺拜师,收藏建博,一路顺遂。然而成为了行业翘楚的他,却常常自谦为“艺术的’拾荒人’和’门外汉’”。可就是这个特别的“门外汉”,却谱写了中国紫砂“文人壶”史上的一段传奇。

外表貌似木讷、内心聪慧、手艺精湛的大师终日沉浸在“吾壶四海”中,虚怀广纳,转益多师,融会贯通,别出机杼,将壶艺与书画、篆刻、雕塑等艺术形式杂糅相融,创制出的紫砂壶具极具人文情怀和艺术气息。他的经典之作主要有“束柴三友”“睡翁”“如意三足鼎”“六方竹段”“海春”“啸天”等。这些独树一帜、气韵生动、格调不凡、卓然超群的“文人壶”一经问世,炙手可热,成为了众多爱好者争相拥藏的宝物。我就收藏了一把友人相赠的“睡翁壶”。

1984年许大师自砸“铁饭碗”,办妥了留职停薪手续后,赴宜兴紫砂二厂当厂长助理。一次在返沪的夜行长途汽车上,因看见一老农怀抱扁担,趴在前椅上酣睡而灵感乍现,激起了创作冲动。他一改传统紫砂壶制作围片、拍打身桶成型之法,利用早年在部队里从事文化工作时曾学到的雕塑手艺,妙手抟埴,精心捏塑,创制出了一把构思新颖、风格独特、刻画传神的创新之壶。此壶底径10CM,宽13CM,高10CM,由丁山优质的原矿底槽清而制,泥料质地纯净细腻,泥色褐黄,一经冲泡即呈棕红色,精光内蕴,古朴温润。许大师在壶身上留下了“许体”题刻“思源 云峰敬赠四海书 庚辰十一月二十九日”字样,壶底和盖内分别钤有阳文方章:吴兰君和四海监制。显然,这是一把由大师弟子吴兰君捏制、四海监制的作品。据悉,作为海派紫砂非遗项目传承人,许大师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先后培养出一批德艺双馨的紫砂艺术家。如邓庭毅、吴兰君、夏海林、黄顺法、范年丰、饶菊华、陶正华等。

睡翁壶壶形为坐姿的老翁,壶身浑厚敦实,老翁神态安祥,睡容恬静。只见浓眉苍髭、光顶闭目的他头枕臂弯,左倚拐杖(壶流),右临货担(壶把),壶口置于宽厚的肩背部,以包袱结为壶的嵌盖,与垂挂的衣袍相配,浑然一体,如塑似雕,异常传神。此壶适度变形夸张而颇具生活气息,线条自然流畅且不失起伏与细腻,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神完气足。盈握品茗时,仿佛能听到老翁发出的阵阵鼾声,体味其睡梦中的甜酸苦辣。显然这是一把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人壶”,其精髓在于它既见证了大师艺术上的厚积薄发和创新求变的历程,同时也饱含着大师感悟人生艰辛、怜恤劳者的似水柔情。陶刻“思源”二字更能感受其“拾荒人”“门外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嘉德善行。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诗吟道:粥香可爱贫方觉,睡味无穷老始知。一个以茶为愿,以壶为怀,不忘来路,自谦为“门外汉”的艺术大师,其精心创制的“文人壶”所散发的艺术特质和审美情趣因岁月积淀而日久弥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