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诞生之初曾被群嘲 评弹剧  让评弹多了一种可能 《日出·印象》中国首展
第16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9-17

诞生之初曾被群嘲

——《日出·印象》背后的故事

这幅尺幅不大的《日出·印象》,为何被尊为整个印象画派的开山鼻祖?它在诞生之初为何饱受嘲讽?在作品的旁边,通过多媒体展陈,将这个非常有名的艺术故事,再一次告诉中国观众。

1874年,一批进不了法国最高规格美术展览——沙龙展的落选画家,因为心里气不过,也为了更好地谋生,于是莫奈和他的朋友们组织了一场表示抗议的联合展览,莫奈给自己选送的这幅在法国勒阿弗尔海港画的油画取名叫《印象》。沙龙展中落选画家还有保罗·塞尚、雷诺阿、马奈、德加、毕沙罗等,今天都已经是传世的大师,当年只是触碰了学院派界限的青年人。

在莫奈之前,学院派的作品永远是那些高度完美的古典绘画,而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成品看上去好像一张草图。展览举办后,莫奈他们收到了来自艺术记者勒罗伊的嘲讽:“没成型的墙纸也比这个成熟。”“就是一个印象。”很快,评论家对莫奈说的那些刻薄话激起了很大浪花,但毒舌没有能够剿灭莫奈和他的朋友们。

这群年轻画家的勇敢不羁、颠覆创新,最终覆盖了学院派前辈的挖苦,彻底更改了西方艺术的审美,推动了美术观念和绘画技法的革新——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画画不是越像照片越好,可以用断续的画笔,可以描绘现代题材(一个正在作业的港口),可以把光线效果放在任何图像的细节上,更重要的是,观众可以去体验绘画,而不是仅仅用眼睛观看。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而法国艺术家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在莫奈的作品乃至整个印象派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