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因西语开启逐梦之旅  疫情之下三度创业
第20版:新民海外 2020-09-21

因西语开启逐梦之旅 疫情之下三度创业

2011年,当时的西班牙王储费利佩六世(右五)出席IE商学院40周年庆典,李成程(左二)作为校友代表参与接待

西班牙马德里Puerta de H ierro医院内科主任接收李成程捐赠的一批口罩

文/唐奕奕

欧洲时报供本报专稿

人物名片

李成程

●中西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创立者

●西班牙IESE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在读)

●西班牙西行记咨询公司创始人、CEO

李成程是一位在西班牙生活了十多年的湖北苗族姑娘。她18岁时就来到西班牙巴塞罗那学习。曾供职于西班牙外交部下属的亚洲之家,还创立并经营过两家跨国商务公司,目前正在攻读企业管理博士学位,同时在西班牙IESE商学院做关于跨国企业联姻中间人作用的研究工作。

多年前的实习期间,她为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担任翻译,并得到鼓励,年轻的李成程就为自己确立要“当好中西交流桥梁”的目标,并始终为此努力。今年疫情期间,她和海外华人华侨一道,全程参与抗击疫情“上下半场”,她创立的中西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无意中也成为她第三次创业的平台。

1 学西语是人生追梦的第一步

2004年,李成程高考填报志愿前,对攻读法语专业满怀憧憬。然而,无巧不成书,她的医生妈妈从同事处得知,同样在中国被视为小语种的西班牙语在世界使用范围更广泛。再加上李成程的一位高中好友有着一个“长大要去巴塞罗那种葡萄”的梦想,在这样的双重影响下,她决定报西班牙语专业,并如愿以偿被天津外国语大学录取。

大二时,李成程的父亲被查出得了肝癌晚期。为了治病,一天要用掉2000元。不幸的是,父亲仍然不治离世。这给了她和母亲沉重的打击。但即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母亲仍支持李成程的梦想:大三到西班牙莱里达大学(Universitat de Lleida)做交换生。

李成程18岁来到西班牙,开始了一段崭新而又陌生的地中海语言文化学习。

她先是在加泰罗尼亚的莱里达大学学习英语及西语文学。热情开朗的她,凭借活跃的课堂表现和与老师同学融洽的交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随着她的西语突飞猛进,再加上她乐于助人,能和当地人迅速打成一片,她在西班牙的生活很快就变得顺利起来。

李成程说,现在想来,在中国的最后一年,父亲去世的打击给她在中国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到了西班牙,随着学业进步,加上西班牙又是一个阳光热情的国度,她在这里突然变得前所未有的开心。于是就给母亲打电话,表示希望继续在西班牙学习。电话那头的母亲说:“可以啊,那我出学费,但是生活费你要自己想办法。”想到母亲一人生活的不易,她决定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教中文和英文。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早上8点到学校上课,下午出去讲课,晚上9点才能回家。虽然很累,但她还是觉得很快乐,因为能够自力更生地在喜欢的国度追逐梦想。

因为有中西英三语的优势,再加上爱表达又乐于助人,她得到在西班牙外交部下属的亚洲之家(Casa Asia)实习的机会,并在重大的中西活动中担任翻译工作。其中一次,是为当时的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做翻译。临别时,赵启正对李成程说:“小姑娘,你要当好中西交往的桥梁。”这句话深深扎根在她的心里。她认真地说:“我觉得我毕生的工作和研究就是如何当好可靠的桥梁。”

研究生毕业时,她获得了庞培法布拉大学(Universitat Pompeu Fabra)的最佳毕业论文奖。那时在学习欧盟移民管理的她,想着要关心移民的生活,于是跑到加泰罗尼亚的巴达洛纳市(Badalona),与各国移民深入交流,做了好几百份问卷。论文评审团看到论文非常动容,因为这些来自街头的数据和观点非常有价值。这些材料后来被当地移民局作为档案收藏。

2 边学习边创业,受邀为商学院授课

亚洲之家的工作不仅使李成程深入了解欧洲外交准则和国际会议组织标准,也助她赢得了欧洲高端品牌亚洲市场营销的工作机会。在亚洲之家工作13个月后,她去了西班牙一家品牌咨询公司,开始了关于欧洲品牌打入中国市场的咨询工作。

李成程说,作为学语言的文科生,从没想过自己会创业。工作两年半后,创业的契机始于她在IE商学院读MBA时候的创业孵化器(Venture Lab)项目。当时她提出,西班牙有很多高品质产品,比如葡萄酒、皮具、珠宝,只是还不被中国市场所了解。她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把这些产品带到中国。她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Itinere Prestige(在拉丁文里Itinere是“道路”的意思,Prestige是“有威信、受敬仰”的意思)。就这样,她成了西班牙高端品牌在中国的代理人。那年,她才24岁。

起初,李成程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西班牙的产品推荐到中国。到了2014年,很多中国客户向李成程提出,希望到西班牙投资,或寻找商业机会。于是李成程创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西行记(East2west),这是一家商务咨询公司,旨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与此同时,李成程受邀在欧洲顶级商学院IE商学院代课,把自己对中西跨文化商业联姻的经验和案例分享给EMBA和高管培训课程的学员。课程很受学员欢迎。每次上完课,总是有学员排队跟她聊。慢慢地,她的课变成了商学院的必修课。她也从创业者,变成了知识分享者。

2016年的一天,当她讲完一堂课后,商学院EMBA的主任Adriana叫住了她,说:“你讲得太棒了。你这么年轻,应该读博士,我们以后可以请你来做教授。”Adriana的建议让李成程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

公司事务越来越繁忙,李成程觉得很累,也觉得是时候回学校充电了。于是她考托福、GRE,准备推荐信等博士申请材料。半年后,她顺利地被ESADE商学院录取。

3 疫情之下挺身而出,创医生交流平台

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李成程也不例外。

有一句玩笑话说,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国打上半场,外国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满全场。这句话对于家乡在湖北的李成程来说,尤为写实。

疫情暴发之初,湖北是中国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2020年1月,为了能帮湖北尽可能多地募集防护用品,她和丈夫动用了几乎所有的人脉资源,最终筹集善款和物资合计6万多欧元。通过空运和委托好友、爱心人士携带等形式,先后捐助了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方舱医院、恩施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咸丰县中心医院以及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等十多家抗疫一线医院。

当疫情开始在欧洲蔓延时,为守护“第二故乡”,李成程再次行动起来,出钱出力,呼吁海内外各界人士伸出援手,陆续向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医院等机构捐赠近4000个FFP2口罩、1万多个医用口罩、350个护目镜、18台瑞思迈呼吸机等。当物资抵达各大医院时,不少医疗人员还向她求助物资购买渠道,并咨询防疫经验。

为把中国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教训传递给西班牙的医务人员,李成程还创建了“中西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目前更名为“全球新冠抗疫志愿者联盟”)。

李成程介绍,搭建这个平台和医生社群,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继续开展物资捐赠;二是联系西班牙、阿根廷等西语国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介绍中国的成功经验以提高民众防范意识;三是为海内外一线医务工作者搭建疫情防护专业知识线上教学咨询平台。”

经由联盟搭建的线上教学平台,来自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潭医院、广宁医院、武钢医院、北京北航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40余名医学专家以网课和问答的形式,详尽地讲解中国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教训,联盟成员同声传译给西班牙、德国、英国等卫生部门官员、市长和医务人员等。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0场中西抗疫经验分享讲座。

在疫情暴发初期,联盟的社群医生来自30余个国家,人数在1500以上。这些医生在平台中提出抗疫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经平台200多名志愿者实时翻译后交由中国一线医生答复。志愿者联盟的行动,得到了西班牙国家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

如今,西班牙疫情慢慢得到了控制,线上平台从中西医生交流转型为全球医生之间的无国界交流。特别是西班牙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病例,从某种程度上说,西班牙医生对于新冠病毒的后期演变更有经验。无意中,这个平台成了李成程的第三次创业。这一次她的梦想不单单是打造一个中西交流的桥梁,更是希望为全球医生和研究人员的无国界合作贡献力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