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尤其是喀什地区,多年前已面临优秀教师不断流失的困境。在上海,有一群人,每年都关注着喀什地区的教育,他们就是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2011年至今,已有1400名喀什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获得每人2500元“奖教金”,累计达350万元。在“教育扶贫”之路上,基金会心怀大爱,砥砺前行。
首次设立双语“奖教金”
这段沪喀教育的“不解之缘”,要追溯到2010年。自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上海市高度重视“教育援疆”,为改善对口支援四县整体办学条件,起到推动作用。但优秀双语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也引起了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的关注。是否可为老师设立“奖教金”?指挥部想到了上海市教委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杜春桃回忆:“起初划定的评奖范围是对口支援的莎车、叶城、泽普、巴楚四县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教师,后又陆续纳入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2010年10月,“喀什双语教育上海奖教基金”设立,这也是喀什地区开展双语教学以来首次设立“奖教金”。
向一线和基层贫困教师倾斜
“奖教金”的评选办法,由喀什地区教育局制订,重点向一线、基层倾斜,尤其是向农村学校及农村双语幼儿园倾斜。首次表彰的200名获奖者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占70%,县镇中小学教师占30%。2017年7月,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喀什召开,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坚定不移聚焦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教育援疆。而双语教育不仅关系到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才培养,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指挥部认为,“奖教金”的设立,是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表现,为推动喀什地区双语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见图),希望基金会继续支持,因此“奖教金”至今仍继续颁发。
各种形式开展双语教育
募资并非易事,基金会希望将资金更多地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因此每年都委托指挥部及援疆干部代为颁发。虽不能亲临现场,但获奖者的名字和故事,基金会不陌生。“对方会将学校和获奖者名单预先给我们审核,我们也从老师们的故事里获得了很多感动,催生了更多动力。”基金会秘书长张宏莲说。
阿里米热·买买提是奎依巴格乡阿勒恰其巴格村幼儿园一名教师。“我们每周都要组织升旗仪式,唱国歌、升五星红旗,让孩子们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老师们还会教授《三字经》等,组织唱红歌,展示青花瓷、国粹脸谱、剪纸等工艺品。通过讲座、开放日,家长也感受到了国语学习的重要性。”她说。
张宏莲认为,“教育扶贫”尤为重要。“基金会姓‘教’,聚财、汇智、促善、育人是我们基金会的工作方针,宗旨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边疆地区的老师很辛苦,需要我们利用上海的教育资源为他们做点事。不管是上海还是边疆、贫困地区,只要在教育方面有需要,我们都将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她说。
据悉,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的公募基金会,致力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至2019年12月底,累计募集资金(含实物折算)共9.2亿元,累计增值收入为5.55亿元,累计资助总额达9.42亿元。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