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科普讲座助力建设“健康上海” 疾控专家:预防措施仍需加强 广告 房颤:发病在心  伤害在脑
第11版:上海新闻 2020-09-23
每到秋冬季,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将悄然而至

疾控专家:预防措施仍需加强

本报讯(记者 郜阳 左妍)国庆、中秋小长假将至,每到秋冬季,流感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也悄然而至。今年流感疫情趋势如何?市民又该如何保护自身健康?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日前给出专业建议。

流感病毒检出率较低

疫情让市民养成了养成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习惯,而这些措施也阻断了大多数传染病的传播,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流行。从全国流感监测情况来看,今年南方城市流感样病例(ILI)就诊百分比显著低于往年一般水平,南方城市流感病毒自第16周开始一直维持在低检出甚至是0检出。

记者获悉,上海的ILI病例标本流感病毒检出,从第13周开始就一直维持在低水平,最近两个月甚至一直保持在0检出,说明目前上海流感仍处于低流行期。

预防措施决不能松懈

“不过,每年12月才是上海流感高发季,目前判断今年流感走向为时尚早。”专家指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仍需要加强预防措施。

首先是保持手部卫生,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其次,保持环境清洁、通风,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还有就是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场所、近距离接触他人时按要求佩戴口罩。”

市疾控中心专家还建议,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佩戴口罩、采用步行或私家车前往医院就诊,若必须乘坐交通工具,应注意减少接触其他物体表面;若发病前有外出旅居史、异常症状人群接触史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尽可能详细回复医生有关问询。此外,在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睡眠充足、营养充分、锻炼身体等。这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