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近来连遭“爆炸门”。8月20日,一辆北汽EX360车辆突然发生爆炸,车体受损严重;8月27日,一辆北汽EU500纯电动汽车在长沙街头自燃的视频在网上盛传。对于这两次爆炸,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单纯的产品安全问题,“爆炸门”背后反映出企业内部问题多多,值得反思。
日前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半年报,业绩“惨不忍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84%,净利润亏损18.63亿元,同比下降2814.8%。从产品质量到品牌口碑的爆炸式下跌,让北汽新能源一时陷入极其难堪的地步。作为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红利时期曾获得炫目的销量成绩。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销量从2015年的2万辆增长到了2019年的15万辆,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市场的第一名。但今年开始,销量却经历了大幅下滑。1-7月累计销售同比下降23.65%,已失去了昔日光彩。
销量和业绩双双大降,暴露出在整体车市环境急剧变化时,北汽新能源存在后续竞争乏力的问题:一是虽然车型较多,但真正能够在市场中肩负起作用的少之又少,单一车型EC180依赖度高达74%。在售车型价格均处在中低端行列,鲜有能够突破20万元售价车型。二是北汽新能源的销量构成大部分由B端市场消化,也就是网约车、公务车、出租车等,而私人消费者购买的比例并不高。北汽新能源2019年15.06万辆销量中,约70%是对公,剩下30%是私人车主。三是相比于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车企,北汽新能源并不占据有利地位,再加上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居高不下的各种质量问题,更是让这个早期的新能源销冠风雨飘摇。
眼下,对北汽新能源而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转变经营思路和产品打法刻不容缓。如能从产品端入手,积极开拓个人市场,大力向中高端市场转型,或能化险为夷,重新赢得市场。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