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广告 小故事  大情怀 文化援疆到喀什 女排精神至今感动着我们
第13版:新闻文娱/文体 2020-09-28

女排精神至今感动着我们

听三代队员讲《夺冠》背后故事

周鹿敏

李国君

诸韵颖

两天前,电影《夺冠》正式上映,影片回溯了中国女排40年风雨征程,“女排精神”从球场被搬上了银幕。昨天,周鹿敏、李国君、诸韵颖,三位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不同时段加入中国女排的上海“姑娘”,来到上海影城“学四史迎 百 年——2020我的电影党课”特别活动现场,又将“女排精神”从电影搬回现实。难忘曾经的奋斗岁月,也难忘胸前绣着国旗的光荣。

首次夺冠

电影《夺冠》里,1981年中国女排艰难战胜“东洋魔女”日本队,最终以7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成为中国三大球中首个世界冠军。消息传回国内,千万人走出家门、宿舍,在街上欢呼高喊“中国万岁”。从此中国女排势如破竹,短短六年内,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

电影外,1979年加入中国女排的二传手周鹿敏,回忆起第一代中国女排奋起的峥嵘岁月,动容不已。她说:“我们当运动员很简单,就想打出好成绩,参加比赛就是想要为国争光。”她说,没有那些血与泪的砥砺,就没有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她说,是那个奋发昂扬的时代造就了中国女排,造就了女排精神。

团结一心

“我们三代人,看体型,就知道我是重炮手。”曾被国际排联评为“最佳运动员”的前中国女排队长李国君一说话,就把全场观众逗笑了,但她与女排的故事却也含着泪。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李国君扣球落地时,不小心把前锯腓骨拧断了。痛得撕心裂肺,但还是要求队医打封闭止痛,共打了11针封闭,才止住痛继续上场。上场跑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腿已经断了,跳不起来了,只能泪别赛场。

李国君说:“作为中国女排队长,身上的压力和重担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但,同样作为中国女排队长,我的骄傲与自豪也同样不言而喻。不仅因为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可以代表球队,更因为可以代表中国。”她说,看到电影《夺冠》里,女排姑娘落后对手时,场上和场下的队员抱成了团,就像是我们当年,“就像是一个人,这就是女排精神。”

“放弃重点中学,毅然选择上海女排,我的梦想就是中国女排。”1994年,17岁的二传手诸韵颖进入上海市女子排球队,仅两个月后她就梦想成真,成为了中国女子排球队的一员。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诸韵颖依旧难忘当时的感受,“真的只有激动二字。没有什么比加入这样一个光荣的集体,更让我感到骄傲了。”

女排精神

掌声阵阵,带着感动与振奋。随后,三位女排队员“下场”休息,“上场”的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袁芳。作为今天“电影党课”的主讲人,在观摩影片《夺冠》前,袁芳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夺冠之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奇迹!》。袁芳回顾了中国女排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交相呼应的奋斗史,阐释了什么是代表中国精神的“女排精神”。“中国女排是中国体育史上的荣誉之师,她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奖牌和奖杯,更是一种拼搏奋进、勇于突破、永不止步的精神鼓励。”她说,从改革开放伊始,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夜再度夺冠,40多年来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各自的工作领域,践行着那些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

“学四史 迎百年——2020我的电影党课”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等部门共同主办。从今天起至年底,活动将精选21部兼具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影片(包括《夺冠》、《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金刚川》等),通过授课、观影、交流等形式,打造可持续运作的党员教育新载体,为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紧密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的党性教育资源。首席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