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幽谷泉韵(中国画) 趣谈嵌名联 “味忆”沪东状元楼 一事精致  便能动人 书债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0-10-08

“味忆”沪东状元楼

□费桂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经过母亲好友牵线搭桥,遂认得现在依然相爱在侧、雅致不减的老来伴侣。

俗话说“欲娶妻,先取悦”。我思来想去,最见效和最实惠的“博悦”未来岳父母的方法还是靠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十足劳动力。为获俩老人家欢心爱怜,我隔三差五地一有机会就去居住在“纺三”的未来岳丈家参加“青年团义务劳动”:脏活累活抢着做,打扫厨房卫生,拾掇陈旧杂物,修补家什物件……每遇准丈翁丈母颔首一笑夸说几句,心里甜滋滋的甭提多高兴了。

大杨浦西南角的平凉路与通北路十字路口这一带,清光绪年间建八梁砖木结构里弄房屋后,始有“八埭头”之称——这是到时任“女友”娘家必经之路,无法绕道而行。附近有一家名为“沪东状元楼”的大众餐馆给我留下太多记忆,它见证着我如何尽心努力地完成人生第一步美好目标——步入婚姻殿堂。

我每次上门“觐见”女友父母,就上“沪东状元楼”吃个现如今叫“快餐”的餐食。那个时候年少资浅收入不高,又要攒钱“成家立业”,根本不可能像当下动辄下馆子吃大餐。每当走进桌净椅洁的“状元楼”,我总是在“老三样”里打转,一是咸肉粉丝菠菜汤;二是猪油渣豆腐汤;三是蛋花粉丝榨菜汤,有时换个口味来个麻婆豆腐。每张餐桌上摆放着鲜辣粉、酱醋和辣伙等调味品,任君随意添加佐餐,加上一大碗米饭足够饱腹剔牙。这样的“美味佳肴”,饱餐一顿不过1角5分,绝不超过2角。而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时店家秉承并践行的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诚信为本经营之道,哪怕一二角钱的小生意,不搞“歪点子”,不使“坏心眼”,绝不耍弄“以次充好,掺假使杂”的小伎俩。那碗“老三样”,不仅量足味正,而且菠菜跟豆腐搭配真个“一清二白”;猪油渣与豆腐为伍,真个“香气盈鼻”;蛋花和榨菜相伴,真个“色泽金黄”;至于麻婆豆腐,真个“齿颊麻辣”。那个味道直至今日也难以忘怀。

及至与女友终成眷属,我通常都在逢年过节携妻儿看望岳父母,路过状元楼总会凝视一会儿。然而时过境迁,随着经济社会进入现代化大发展新时代,“八埭头”旧貌换新颜已成大势所趋。我目睹状元楼从鼎盛到消失,忆昔抚今,竟然忍不住湿润了眼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