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世博“小白菜”对话进博“小叶子” “集齐”19种语言,“小叶子”上岗了 “搭台”须防疫 “撤台”求环保
第12版:第三届进博会特刊 2020-10-30

“集齐”19种语言,“小叶子”上岗了

同学们在口罩上用彩笔写下不同文字的“你好”,用目光传递微笑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说着19种不同的语言,196名上外“小叶子”集结!作为全市输送进博会志愿者最多的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昨天为第三届进博会志愿者举行出征仪式。

近三年来,上外共为进博会提供了1400多名志愿者,参加进博会服务已经成为上外学生的“必选课程”。今年的196名志愿者是从1132名报名者中选拔而出的。他们中,75%的志愿者掌握了两门外语,18%的志愿者则能提供“三语”服务。

“三年级”圆了外交官梦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小叶子”们在工作期间要全程佩戴口罩。口罩遮住了大部分脸庞,但遮不住热情的眼神和青春的神采。同学们在口罩上用彩笔写下不同文字的“你好”,用目光传递微笑。

今年的志愿者团队中,有29人是参加过上届进博会的“二年级小叶子”,另有5名连续参加了三年服务的“三年级小叶子”。“第三届进博会,我将全力以赴!”从第一届的综合接待组,第二届的招展处,到本届的新闻中心,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大四男生顾航已经和进博结下了不解情缘。“进博会本身的吸引力和作为一名‘小叶子’的责任感,都是我参加进博会的动力。”顾航说,在不同岗位上的历练,让他收获颇丰。“无论是应对突发状况,还是待人接物方面,都得到了锻炼”。第一届进博会期间,顾航的任务是为各国参访团规划参观路线,不仅要考虑成员的参观意向,还要留心团内不同成员的宗教信仰、餐饮习惯,任何一个细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服务进博的过程中,他也渐渐明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如今,他已经通过外交部小语种人才选拔考试,成为一名“准”外交官。进博,成为助他圆梦的舞台。今年,顾航加盟了学校“小叶子讲师团”,将自己积攒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叶”们,他叮嘱大家,“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非常劳累的时候,你要做的是尽量保持微笑!”

就读于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香港女孩邓洛婷,今年在进博会中担任运营统筹志愿者。“在前两届中我都有幸遇到来自香港的参展商,他们都认为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第三届进博会,我准备好了!”站在出征仪式的舞台上,女孩大声说出自己的进博宣言。来自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马金虎曾在首届进博会期间被本报报道,当时,他以单日超五万步的步数,登上了进博会志愿者步数榜首,而成为“步数达人”的背后,是对场馆每个安全细节的确认。

做志愿者成上外传统

上外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上外学生在官方志愿服务系统中注册的志愿者总人数已经达到9281人,也就是说全校有97.7%学生自愿报名成为注册志愿者,并参加过至少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可以提供至少15万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各项数据名列全市高校前列。“前辈”们努力的身影,激励着更多学子加入志愿者队伍。

俄语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利伟今年9月刚进入上外就读,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报名加入志愿者。他的导师曾为进博会担任同传,因此,他也想通过参与进博,提高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这个热情的北方男生说,因为疫情关系,很久没有见到俄罗斯朋友了,他也希望借着进博会的机会,和老朋友们见见面。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