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多吃鱼  种“聪明”作物 拥有快乐并不难 给黑洞拍照  寻病毒抗体
第5版:专版 2020-10-31
“共同家园”农业与粮食峰会上,科学家分享建议——

多吃鱼 种“聪明”作物

“我们接纳科学,也应该永远保持谦卑之心对待世界。相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生命世界的研究还不够,我们应该关注情绪、社会,这些同样是改善世界的‘硬科学’。”2013年世界粮食奖获得者马克·范·蒙塔古在昨天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共同家园”峰会农业与粮食峰会上如是说。关注农业与粮食的科学家在此论坛上的分享指向了一个共识:科学家应将科研成果落地于绿色、可持续技术应用,以解答全球共同面临的粮食和环境问题。

小海藻的磅礴产业

寿司上小小一片海苔的背后,是高达20亿美元的磅礴产业,而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也是能够发挥固碳功能,改善海洋环境的绿色植物。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为大家算了一笔“资源账”——同样作为蛋白质的提供来源,牛肉的生产远比鱼类生产要占据更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多吃鱼吧!”谢赫特曼呼吁大家关注食物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问题。

如何以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获取海洋丰富的资源?2014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雷夫·安德森分享了全球海洋飞鱼的研究,基因测序等新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发现鱼类种群的趋同,这些成果将为以种群而非地域设定的新捕捞计划提供依据。

“聪明”植物发挥作用

杀虫剂带来的抗药性、肥料对环境的伤害,当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时,2008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约翰·皮克特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基因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利用信息素的气味信号抵御害虫的自身防御机制,这项研究聚焦信息素,希望打造“聪明”作物来解决因虫害而导致的全球粮食减产问题。“我们希望发挥大自然自己的力量,让植物‘自己照顾自己’,而不是用化肥、杀虫剂等外加的方式影响环境。”不过他坦言,当下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是推广的薄弱环节。

科学工作要被理解

“人类都知道要建立理想的生态社会,但具体怎么做却从没获得真正的思考。”蒙塔古指出,科学家必须严肃思考如何构建令世界更好的体系,只有通过科学的力量去尊重其他生物群,才能让人类更好地生活。他同时也提到,生态社会需要协作努力营造,因此让公众理解科学工作格外重要,更好的科普能力和自信也应是科学家需要提升的素养。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信念,珍惜共同的地球家园,需要提升社会各阶层的科学素养。谢赫特曼认为,科学启蒙应从娃娃抓起,利用孩子强大的学习能力培育“聪明的年轻大脑”。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