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亲身经历,真不敢相信。现代针刺麻醉技术给了我希望和重生!”今天是国际肺癌日,病友们聚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交流会上诉说着彼此的经历。他们是针刺麻醉技术的受益者,这项中国原创技术,为肺癌患者带去了福音。
“我八年前就做过第一次肺癌手术,当时可是个大手术啊!”67岁的梅先生掀起上衣,露出左侧胸部长达25厘米的疤痕,激动地说。那次全麻术后,老梅躺了整整一周才下地。术后的恶心、呕吐、腹胀、伤口剧痛等不适让他痛不欲生。
2018年,老梅在复查时发现右肺上叶又长出了一个“小结节”。一年后,当结节进一步增大并有恶变可能时,心灰意冷的老梅仍不愿治疗。家人不甘放弃,带他来到岳阳医院寻求帮助。经过该院针刺麻醉MDT团队仔细评估、分析病情后,今年1月,心胸外科主任陈彤宇为老梅进行现代针刺麻醉无气管插管下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术。整个手术过程,老梅在针刺和少量麻药的共同作用下安静入睡、平稳呼吸,术后即刻复苏。“开完刀我就醒了,回病房后就能喝水、吃东西。伤口也不太痛,现在刀疤才3厘米。”交流会现场,老梅拉着陈彤宇的手,连连感谢。
随着心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肺癌手术已从需要开胸的大切口,变成只留有数个小孔的胸腔镜切口,且近年来单孔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胸腔镜手术一般需要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是典型的“小手术、大麻醉”。
有没有可能将“大麻醉”也变成“小麻醉”?心胸外科团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用现代针刺麻醉技术开展无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在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让“微创”变成了“超微创”。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