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流动频繁地区如何开展电诈防范宣传?沪浙交界区域流动工人容易被骗怎么办?作为长三角沪浙交界的上海西南门户“守卫者”,上海市公安金山分局给出了独特解法。截至10月底,金山分局接报电信网络诈骗即遂案件同比降23.5%,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81起,破案同比增125%,破案率67%,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480人,同比增115%。
“真没想到,我刚想提供银行账号给客服办理退陪业务,就被民警及时劝阻,好险!”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刚做完产检的孕妇沈女士感叹。今年8月,28岁沈女士网上购买了婴儿产品,没想到收货几天就有人电话称产品有问题,免费退赔,但需其提供账户和个人信息。就在此时,她接到金山分局山阳派出所电话。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毗邻浙江,嘉善、平湖等地孕妇会来此做产检和育儿。金山分局民警通过大数据梳理,排摸出全区医院孕产妇名单1400余名,逐一电话劝阻。最后有130余名孕产妇接到类似诈骗电话,均被成功劝阻。
从事反诈宣传工作6年的山阳派出所第四责任区警长吴超负责海云居委会、东方村这两个外来人口流动最复杂的居村委。借鉴小区物业收费公示栏及疫情期间防疫走访图,吴超首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三色预警”工作法。黄色为易骗人群。那些无固定工作、外来务工租房人员、曾有被骗经历人群是红色高危人群。有固定工作、愿意主动接受反诈宣传等为绿色安全人群。吴超针对红、黄类人员,量身定制“特殊”宣传方式。
“我们和相邻的新仓、广陈、新埭派出所都建立协作机制,共享信息,精准防范。”廊下派出所副所长章灵韬表示,警方在企业物色反诈宣讲员,依托跨省班车、公交车开展反诈宣传,有效遏制了发案率上升。
本报通讯员 李辉 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