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在临港新片区,“24小时拿证” 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第3版:要闻 2020-11-26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让“临港速度”持续刷新

在临港新片区,“24小时拿证”

市民在临港新片区人才服务中心咨询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这几天,气温骤降,寒意袭来。但在临港,能明显感受到,发展热潮丝毫不减,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今年5月以来,为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聚集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市相关部门将国内人才引进落户、留学回国人员落户2项审批权交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集中行使,大大缩短了引进人才的办事周期。除了人才引进落户,同批次下放的还有515项事权。三个月后,市政府决定,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再集中行使一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事项,共653项。其中,市级事项347项,区级事项306项。

手握更大自主权,临港又有哪些新突破?11月颁发的三张“首证”值得关注。第一张,是丹麦人拉尔斯拿到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一般出结果需等10到15天,拉尔斯提交申请5天后就收到了通知:审批已通过。第二张,是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兆均拿到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企业代表陈海华拿到证后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才刚申请了24小时不到。第三张,是财务咨询公司丰迪拿到的代理记账许可证,同样,一天后就发证。

拉尔斯、兆均、丰迪在各自领域迅速拿到了首张由临港新片区发出的证照,“临港速度”持续刷新。这都归功于,事权下放后,“市区镇”三级权限得以集中行使。许多原先不能在临港办的事,都能就近、高效地解决。

不过,临港新片区要追求的远不止速度,更要高质量发展。日前举行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昨天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作为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之一,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揭牌以来充分发挥便利的贸易条件、宽松的营商环境、优惠的税务体制等核心优势,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答卷。展望未来,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将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临港新片区要加快构建开放型制度体系,打好“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两张王牌;要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作用;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推进现代化新城建设。“在新时期,我们要拿出不一般的精神状态,形成不一般的发展热潮,共同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本报记者 杨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