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渊)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青年教师协奏曲专场音乐会日前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2020民乐周”青年教师推进提升的计划的重要展现,也是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的重点项目。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是国内音乐学院中最早设立的,同时它也十分“年轻”,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在此崭露头角。今年恰逢上海音乐学院“师资队伍年”和“人才培养年”,为了配合学校这一规划,“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青年教师推进提升计划”先行推出这场青年教师协奏曲专场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就是为青年教师搭建的一个绝佳的艺术实践和教学科研的综合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发扬他们的才智、才能与才干。策划者、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刘红坦言:“民乐在国内的发展定位要有非遗传承和优质青年教师的培养推升。从而促进民乐学科的发展、民乐教学的交流与实践、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国际化。”
在如何保留民族音乐特有的民间韵味和民族神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一直是历代中国作曲家上下求索、努力追寻的目标。本场音乐会所选择的作品既有对经典的致敬与回顾,又有对现代作曲技法的借鉴与创新。作曲家们深入民间采风,学习体悟传统文化,演出中能听到苏州弹词、山东梆子、鲁西南鼓吹乐、新疆木卡姆等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的影子,作曲家们用高超作曲技法将其融合在作品中,采用交响乐团这一世界性通用的乐队形式协奏,彰显民族器乐的特有风味与特点。同时,这也是推动民乐的国际化创新,为民族音乐位列世界音乐之林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