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择一事终一生,感知身边的匠人匠心 专库专人  每车次至少10个采样
第7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0-11-27

择一事终一生,感知身边的匠人匠心

把芳华流年融入细致专注的手艺活,把一种爱好当作终身事业做到极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仍有那么一群人,用精湛的技艺,雕琢出有温度的产品,留下传统生活的图景。

一把刻刀,于木香中雕出山水鸟兽。一双巧手,把竹条编成精巧器具。一块案板,米粉飘扬间成型块块方糕。一把大锤,火花四溅下锻造精铁工具。一副担子,挑起箍桶里的旧日时光。在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一群匠人隐于市井,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手艺,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人生悠悠几十载,又有几人愿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雕刻时光

一把锉刀,一块木头,一剔一刻之间,53年光阴倏忽而过。李惠刚是张家港市非遗项目“塘桥木雕”的第六代传承人,从18岁的毛头小子,到71岁的古稀之年,他的大半人生都称得上是雕刻时光。

“塘桥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代,塘桥已有手工艺人专门从事木雕工作。到清代中期,“塘桥木雕”日趋成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自第一代传承人王培卿开始,至今已历六代。

过去的木雕工艺主要用于房屋梁柱、门窗家具,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兴起,传统木雕行业日趋衰落,但李惠刚始终没有丢掉这门手艺,而是日渐精进,打造艺术珍品。

在他的作业台上,排布着百余件大小不同的刻刀、矬子、小斧头等雕刻工具,他用这些工具在一块块不起眼的木头上雕刻出山水、鸟兽、人物、神话等题材,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细腻柔美。纵观他的木雕作品,留白和线条之间,浸润的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传统艺术的诠释。

手作生活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老手艺,如今还有不少隐匿在塘桥镇的街头巷尾。这些古老却精巧的手作,重现旧日的生活图景,更添一份古朴气息。

“箍桶——箍锅盖——修藤椅——”走在塘桥镇欧桥村的乡间小路上,时常能听到陈永祥的吆喝声,这是他走街串巷的第48个年头。过去民俗传统中,女儿出嫁的“十里红妆”中必须有子孙桶、果子桶、腰圆桶、带盖米桶、粉桶等功能各异的木桶,清一色的大红木漆。

如今陈永祥很少做新木桶了,但圆刨、板凳刨、削刀、刮刨、脚刨等工具仍然不离手。用了多年的木桶,金属箍圈因生锈而断裂,到了他的手里,把铁条敲打成环状,然后打孔、固定,再用锤子敲打,沿着筒壁推着铁箍往上。整个过程不用尺量不用计算,全凭手感和经验。

同样是一双巧手,摸上竹片则是完全不同的手工艺。金村老街上有一家不大的门面,里面摆满了竹编的篮子、筛子和圆扁。店主是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爷爷,但他手下依旧有力,用一把篾刀,就能完成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多道工序。编个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个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据说他的手艺也是家传的,14岁就开始学习,70多年来已经用废了近30把刀,手上磨了不知道多少伤口,却一直守着这份手艺。

世间烟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金村老街上,凌晨3、4点,就有一家店飘着热腾腾的甜香气,那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白云方糕。古稀之年的黄凤祥和老伴儿分工协作,已经在村子里做了40多年。给方糕压字的木板也足足用了30多年,背后已经被老人敲出了凹槽。

这一口方糕,从磨粉、制馅开始,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用金村米为原料,细细磨成粉,把红豆煮成馅料,晶晶亮的猪油是两周前就用白砂糖腌制好的,香味独特。

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再开始做糕。和粉、筛粉、划格、放馅、压馅、覆粉、压字、蒸糕……道道程序在黄凤祥的手下如行云流水,十来分钟就能端出一板香软甜糯的白云方糕。直到今天,远近村子里谁家办喜宴、寿宴,都会找他订做方糕,有时候一订就是上千块。

呼呼作响的手拉风箱,火星四溅的通红铁块,叮叮当当的金属碰撞声……在塘桥镇一条不起眼的马路上,你至今能找到一家传统的打铁铺。80岁的张文庆是远近闻名的老铁匠,11岁就跟着父亲边学打铁边上学,几乎一生与火为伴。

张师傅年轻时自创的阉猪刀,曾经一刀难求,远至山东都有人来求购。如今则为附近的居民锻造铁铲、秧播器、火钳、菜刀等农具和日用品。打铁不是一件易事,从选料到成型,中间有着烧料、锻打、夹钢、烧钢、锻打、铲口、锻打毛坯、盖戳、打磨定型、淬火、回火、对准平直、抛钢等十几道繁琐的制作工序,但他早已烂熟于心,一双铁臂至今能挥起10斤重的打铁锤。“我就喜欢打铁,干得动,就再干几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