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海派文化地图》
本报讯(记者 徐翌晟)历经四年,《海派文化地图》丛书16册终于集结出齐了。昨天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海派文化地图》丛书赠书仪式暨“海派文化地图”IP众创与推广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兼总主编柴俊勇代表丛书编委会向上海图书馆赠送了一套共16本的《海派文化地图》丛书,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楼巍回赠以捐赠证书。
海派文化以“开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细作”的文化特征与品格,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上海独特的人文品格。据柴俊勇介绍,《海派文化地图》丛书有几个特点。丛书犹如一条“珍珠项链”,《海派文化地图》运用新颖的地图概念,一个个海派文化地标人物,将打散的珍珠串联起来。每本书有30多个故事,16本书就有5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记载了与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和特色地标,介绍了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有关知名人士,共同构筑了上海万花筒般的城市精彩。
丛书的区域特色较为明显,上海境内的每个区,或多或少都保留了能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历史遗存,同时,仍在不断积累、沉淀和兴起文化的新思潮、新创造和新成就。每一卷,都结合了各区的地域特色,阐述了海派文化在各区区境内的发源、流布、传承、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地理分布。
虹口区,海派源流;宝山区,淞滨漫话;松江区,锦绣云间;奉贤区,古华贤情;长宁区,西区漫步;普陀区,苏河竞秀;浦东新区,都市传奇;崇明区,东海瀛洲;徐汇区,海上文脉;黄浦区,申江往事;金山区,山海雅韵;青浦区,崧泽之光;杨浦区,沪东风云;静安区,上海蓝调;闵行区,春申季风;嘉定区,吴疁风华。
丛书作者文风扎实,深入一线,有的住在当地,采风访谈,收集资料,有的自掏腰包,昼夜赶稿。
丛书得到了各方支持,将再出一本《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的精选集中英对照,作为赠给国外、外地来客的伴手礼。澳门大学图书馆还决定收藏这套丛书。
活动现场举行了“海派文化地图”IP众创与推广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希望通过对“海派文化地图”IP的众创和推广,更好地弘扬海派文化,打响上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