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出车祸  云处理 “一站式”加梯“全周期”运维 漫步空中连廊  眺望徐汇之美 为大树“理发”上树工有绝活
第5版:上海新闻 2020-12-23
不光剪枝剥芽,还要洗吹补刮,申城“行道树Tony”比拼技艺

为大树“理发”上树工有绝活

“一花一树”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昨天举行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摄

短短几秒爬上树顶,脚踩树枝身轻如燕,噌噌几下锯掉烂枝……昨天,前滩大道出现了30位行道树修剪高手,攀上15棵悬铃木比拼技艺。记者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获悉,今后,被市民亲切称为“行道树Tony”的上树工,不仅要会为大树“理发”,还要会水肥管理、修剪剥芽、病虫害防控、防腐补洞等养护技能。

技艺精湛 胆量过人

昨天的“一花一树”系列职业技能竞赛,由市绿化市容局工会和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联合举办。15个区选派的30名上树工,系上保险带,背上工具,在数米高的悬铃木上腾挪移动。选手个个有绝活,有的势如“猛虎下山”,单手挥动电锯削枝;有的似“凌波微步”,脚踩细细树枝发力,让人看了由衷佩服。

裁判们打分也毫不手软,从树冠是否圆整、是否爬至顶部骨架枝、切口是否平整、踏脚枝、留枝方向是否合理等14项指标来评判。大约30分钟后,经过“理发”的悬铃木,露出遒劲而有线条感的枝条,“Tony”们也浑身冒汗。记者了解到,有的上树工,要身背有六七斤重的工具,而修剪一棵树至少需10到20分钟,寒冬作业的艰辛可想而知。

除了剪发 还要补洞

如果说,以前“行道树Tony”只需苦练“剪发”技艺,如今为了减少果毛飞絮和病虫害,师傅们还得学会“洗吹补刮”等新技能。

比如,每年春天,悬铃木的果毛飞絮一直困扰市民,通过修剪可以减少约70%的果毛。因此,修剪作业是控制悬铃木果毛的有效方式之一。今年飞絮季来临前,绿化部门深夜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树枝,让果毛随着水雾集中脱落,效果良好。

又如,以前的冬季修剪,现在已提升为冬春季综合养护。上树工不仅要修枝,还要保护树洞和树皮——上树时带好保护剂,对创面和树洞当场保护。对于一些容易藏匿方翅网蝽的树皮,也要随手刮下来。

此外,今年评分标准中,新增了“难度系数、用单手电锯作业”一项,鼓励修剪作业向机械化靠拢。在上海,有些区已为上树工们配齐了电锯、耳麦等,大型登高器械和枯枝落叶粉碎机也将逐步应用。

养护树木 专项培训

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副站长石杨表示,上海目前有行道树约130万棵,悬铃木、香樟、栾树占比约70%。全市有800多名持证上树工,年龄均在45岁以下。近年的行道树冬春季综合养护,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果毛防控、树洞修补和施肥等内容,可提升树木长势、培育优美冠形、降低安全风险、减少果毛和病虫害,让沪上街景更美。

市绿化市容局工会主席肖龙根则告诉记者,通过长期的技能培训和持续的技能竞赛等方式,绿化部门精心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攻关的高素质园林绿化养护人才,其中包括获“上海工匠”称号的杨飞飞、王伟伟等。

此外,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已开发《行道树养护(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首批30名学员已于今年9月完成培训,并接受了操作技能鉴定。“十四五”期间,本市绿化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打造生态之城提供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