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姚祎昕手捧一摞核酸报告单
孩子们的学习材料到门口了
四吨土豆被大伙儿分着买光了
距离上海上一次通报新增本土病例过去133天后,11月9日,上海疾控中心通报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这一消息,瞬间就让人又紧张起来。“24小时内完成了病人在上海生活及工作轨迹的排摸,48小时内明确感染来源与货品及境外有关系;72小时确立了真正的源头——航空集装器。”昨晚,央视《新闻调查》
栏目播出《上海防疫27天——科学研判,精准防疫》,向观众讲述了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中,上海如何与时间赛跑,以科学研判与精准防疫最终化险为夷,27天的故事堪比大片。
紧张 要抢时间
11月9日,王某某被确诊为上海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此时,一支由上海疾控专家组成的联合流调队伍已经奔赴一线,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一切都要争分夺秒,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说,“时间越长,密接的密接就会更多。评定风险高中低的范围有多广,筛查的对象有多少,都基于前期的突破。”
当天,流调团队就对王某某居住地、原工作地以及他确诊前14天行动区域内涉及的8000多人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万千条线索中,要找到比较可靠的线索的确很困难。最终,专家把目标锁定在一个航空集装器上。
为何聚焦到航空集装器?孙晓冬说,“一开始,我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之前有过冷链食品传播的案例,而且王某某又是一个职业比较特殊的搬运工,所以首先还是怀疑他是不是也跟冷链食品接触有关。”不过,王某某虽然在浦东机场西货运区从事搬运工作,但流调小组分别从他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采集了462件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终,专家对着5个小时的监控,发现了一段不到10秒的画面,王某某和工友兰某曾走进过一个小的航空集装器里面。兰某已于11月5日回到了安徽老家,上海的专家也在第一时间发出协查函,在距离王某某确诊不到12小时,兰某作为第二例关联,被当地疾控部门及时隔离。
上海的这个病例,刷新了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这是全球首次确认在冬季合适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普通货品也有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而上海从发现阳性报告到确认源头,只用了72小时。
安心 阳光照旧
这一次,在防控上并没有采取全员核酸检测的做法,只选定了五个局部区域升级为中风险地区,这样力求精准的防控手段,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决策者而言,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当初在探讨的过程当中,专家组内部也有争议,但是专家组最后是达成共识,只是限制到一个小区(明天华城小区),这是跟我们的精准防控的理念有关。”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这是一次对于精准防控重要的探索,经过最严重的疫情,现在根本没有理由搞不定。所以呢,就是再出现一例两例病例,我说不要紧。我们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城市,如果一旦停摆,会产生巨大的后果。”
让生活正常,让阳光照旧,“这不是侥幸啊,因为我们都有方案。”用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彭靖的话来说,精准防控是基于事实调查清楚的基础上所做的决定,“我们有体系、有预案,尤其对支持系统很有信心”。根据流调做出的这一判断,既不影响大范围的居民生活,在社会资源的调动上也更为合理,同时也给予市民更大信心。
温暖 互帮互助
用27天战胜疫情的,除了速度和决策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温情。在这27天中,被封闭的明天华城小区居民里面发生了很多温暖的故事。网约车司机彭辉因送乘客而被意外隔离在明天华城,在14天里,彭辉在这个原本陌生的环境中有了住所、有了朋友,还第一次当了志愿者(见左图)。
这期间,小区里有三个小宝宝出生了;被拦在小区里不能上市的四吨土豆被大伙儿分着买光了;突然爆掉的水管在远程协助下修好了;老师则帮着不能上课的孩子进行补课……“中国几千年以来的邻里关系,就是这个样子。只不过现在大城市里,大家越来越隔离了,互相之间不来往了。但是这次疫情使得这种基因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邻里之间互助帮忙,外面的人帮助里面的人。”张文宏说,“中国的疫情为什么能控制住?实际上中国的民众是特别愿意互相之间帮助的。身为中国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大家也特别会唤醒集体主义精神。”
本报记者 吴翔
本版图片 首席记者 萧君玮 摄